新生儿炎症性肠病七例临床分析
林云峰 花少栋 王海红 樊燕宇 韩涛 封志纯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医院新生儿科(林云峰);北京,南方医科医院临床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林云峰、花少栋、樊燕宇、韩涛、封志纯);北京,南方医科医院临床医学院消化内镜中心(王海红)
摘 要探讨新生儿期起病的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点。
年7月至年7月,南方医科医院临床医医院共诊断7例新生儿期起病的炎症性肠病患儿,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与文献报道的儿童炎症性肠病进行对比,分析新生儿炎症性肠病的特点。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7例患儿中溃疡性结肠炎6例,克罗恩病1例,均于生后2~20d起病,均表现为腹泻、体重不增和贫血,超敏C-反应蛋白间歇性升高。与儿童炎症性肠病相比,腹痛和腹部包块更少见,贫血更常见。7例患儿多次粪便培养、血培养均为阴性。腹部X射线检查有4例肠壁增厚。7例结肠镜检查示回盲部至直肠的多发溃疡,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肠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急性炎。6例使用5-氨基水杨酸治疗(4例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例2岁开始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例因拒绝继续治疗,出院后1个月内死亡,其他6例均用药得到控制。1例出院后6个月失访;2例(生后9个月和1周岁)停药,考虑治愈;3例继续服药,病情控制良好。
对于腹泻、体重不增、贫血的新生儿,如果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间歇发病,应及早行肠镜检查。诊断IBD后早期坚持规范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炎性肠疾病;婴儿,新生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