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报道,早前大肠癌复发的资深演员邝佐辉(TONY),近期病情急转直下,更一度拒绝亲友探病,昨晚一度被曝已离世,终年59岁。
邝佐辉
香港演员邝佐辉因癌症复发去世
其家人向媒体发放消息,以英文表示邝佐辉于傍晚时分,在家人陪同下安详离世。详文如下:
“Tonypassedawaypeacefullywithallhisbelovedfamilybeingaroundintheevening,forthemeantime,wouldappreciatetohavespaceforhisfriendsandfamilytosettleandtakecareoftherest。ThanksforalltheloveandcaringtoTony,heisatrestinGod‘shand。”
翻译如下:
“TONY今日傍晚时分在挚爱的家人陪同下,安详离世。同时,也很感激各界愿意留一点空间给他的亲友去处理后事。感谢所有给予TONY所有的爱及照顾,他现在已主怀安息。”
据悉,今年3月邝佐辉做完第8次化疗之后,本以为已康复,后来马上复工。但数月前因癌症复发,留院接受治疗,留院已一个月,并再接受化疗,但因为太辛苦,后来决定停止化疗。邝佐辉曾接受中医调理,但功效不大。
有香港媒体日前联络邝佐辉,其声线极度虚弱。问及病情,他说:“病了好久。”又称不便往探望:“不方便,精神好差,太累。”为了治病,邝佐辉花尽毕生积蓄,而早前友人为他筹得的一百万医药费亦所剩无几,邝太日后的生活亦令人忧心。
年出生的邝佐辉,毕业於九龙邓镜波学校,年报读无线艺员训练班入行,从影37年从不言休。牡丹虽好亦要绿叶扶持,曾演绎多个经典“绿叶”角色,只是医生角色已演过21次,又担任不少节目的主持人,为人谦逊。在抗病期间,依然乐观积极面对,早前更为好友廖安丽的《生命教育》拍摄短片,分享抗癌历程。
年
报读第7期艺员训练班,是周润发及吕良伟的师弟。
年
于剧集《上海滩》扮演蓝衣队长,是他的首个萤幕演出。
年
主持《妇女新姿》,是首代妇女资讯节目的主持人,年的《都市闲情》亦有份参与,可谓妇女节目的台柱。
年
于刘德华版《神雕侠侣》扮演尹志平,因强奸小龙女陈玉莲令人印象深刻。
年
与年轻19年的太太再婚,早前更表示康复与太太旅行休息。
年
跳槽香港电视,有份参演《来生不做香港人》及《导火新闻线》。
年6月
证实患上肠癌第四期,癌细胞更扩散到肝脏,需做癌细胞切除手术。
年2月
完成两次手术并经过半年化疗,透露癌细胞指数已由7点多降至3点几。
年5月至7月
康复中的邝佐辉不时出席活动,又于香港卫视主持节目《香港故事》。
年8月
邝佐辉最后一次出席公开活动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座谈会,同场有叶家宝及张家莹等。
年9月
邝佐辉癌病复发。
解析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病因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有关。
临床表现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右半结肠癌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这也是肿瘤确诊时,分期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阻塞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带有新鲜出血的大便表明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末端或直肠。病期的确诊常早于右半结肠癌。
3.直肠癌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梗阻。癌肿部位较低、粪块较硬者,易受粪块摩擦引起出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4.肿瘤浸润及转移症
大肠癌最常见的浸润形式是局部侵犯,肿瘤侵及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肛门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续疼痛是直肠癌侵及骶神经丛所致。肿瘤细胞种植转移到腹盆腔,形成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直肠指检可在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内扪及块物,肿瘤在腹盆腔内广泛种植转移,形成腹腔积液。大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肺部、骨等部位。
那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大肠癌的机会呢?
?永远别吸烟。
?如果你现在吸,戒掉。
?多运动。别一天到晚坐着。规律运动可以降低大肠癌风险24%。
?别长胖,维持合适的体重。
?尽可能少吃红肉,以及加工肉,如火腿肠。
?尽量少饮酒。
?食谱中多加纤维,比如多吃绿色蔬菜,水果。
那如果不幸你有这些风险因素,有什么办法能早期发现大肠癌吗?
除开我上面讲的常见症状,自己每天大便时留心外,有三个有效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大肠癌。
高敏感大便潜血试验。就是查大便。大肠癌在肠道表面,有时会出少量的血,这些血会通过大便排出来,所以查查大便里有没有血细胞,就可能早期发现大肠癌。
乙状结肠镜。这是一种相对较短的纤维镜,从肛门插进去,可以早期发现肿瘤。
结肠镜。这个镜子更长一些,可以检查整个大肠。
50岁以上,75岁以下的人,建议接受这三种检查。具体就是:5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高敏感大便潜血试验。这个方便易行,争取每年做到,可惜敏感度和特异性都不高,也就是假阳性和假阴性都不低。或者每5年一次乙状结肠镜,但是5年一次又怕漏掉了大肠癌正好发生在这5年间歇,所以同时建议每3年一次大便潜血试验。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是结肠镜,建议每10年一次,也就是50岁,60岁,70岁各做一次。
75岁以后,因为通过这些检查发现癌症降低总死亡率的益处显著下降,所以不做推荐。
这上面说的是普通人群。有一个特殊情况除外。那就是如果你有直系亲属,比如父母亲,得了大肠癌的,那应该在他或她得大肠癌的年龄的前10年开始做这些筛查。简单的讲就是:如果父亲50岁得了大肠癌,那子女应该在40岁开始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