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场所,也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肉鸡的肠道长度只有体长的5-6倍,食糜在消化系统的停留时间4h左右,而肉鸡的生长速度却非常快,因此肠道健康对于肉鸡显得更为重要。
饲料禁止添加促生长抗生素以后,肉鸡肠道健康问题不可避免,其中最大的危害是鸡坏死性肠炎。该病不仅可导致动物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下降,还可通过禽肉制品感染人,威胁人类的健康。
肉鸡肠道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其长度约为体长的5-6倍。肠道不仅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场所,也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肉鸡的肠道健康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机体中将近70%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其中大多数免疫细胞位于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肉鸡只有在肠道健康的状态下,才能确保饲料营养成分得到充分消化吸收,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最终发挥出最大的遗传潜能。肠道健康不仅仅指肠道结构完整,还包括肠道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等多方面。肠道微生物可分为可能致病或促进健康的两类。从有害角度看,肠道细菌可能与局部或全身感染的发生、肠道腐败、毒素的形成以及致突变和致癌物的产生有关;另外,一些肠道微生物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具有普遍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如维生素的生成,通过非致病性手段刺激免疫系统,降低甘油三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建立。目前,肠道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黏膜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肠道黏膜是肉鸡机体重要的黏膜系统,是维持肠道健康的有效屏障。肉鸡的肠道屏障主要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四种屏障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护肉鸡肠道健康。
坏死性肠炎病原如何危害肉鸡
坏死肠炎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其广泛分布于土壤、灰尘、粪便、饲料等。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肠道内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较低,约cfu/g,但是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导致C型产气荚膜梭菌快速增值,细菌数量增加到-cfu/g,导致临床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产气荚膜梭菌主要通过分泌外毒素和酶类对家禽机体产生伤害,其中外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目前发现的外毒素有16种,其中致死毒素主要是ɑ、β、ε、ι4种毒素,根据分泌的致死性毒素可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E5种血清型。
其中,家禽坏死性肠炎和亚临床形式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主要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其次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而ɑ毒素是产气荚膜梭菌中最主要的致病因子。因为肉鸡对ɑ毒素的敏感性是?或ε毒素的倍。ɑ毒素是一种Zn2+依赖性多功能金属酶,具有磷脂酶C和鞘磷脂酶两种酶活性,能水解卵磷脂和鞘磷脂,水解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促进细胞膜的破坏。卵磷脂水解后形成二酰基甘油,从而激活蛋白激酶C,随后刺激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诱导炎症介质的合成,如白三烯、血栓烷、血小板凝集因子和前列环素,这些介质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心肌功能障碍,导致急性死亡。坏死性肠炎是如何出现的怎样防控?
坏死性肠炎是由革兰氏阳性菌(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家禽疾病,会引起肉鸡群体死亡率升高,并以亚临床形式降低鸡的生长性能,这两种结果都损害了动物福利,给鸡肉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以预防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但目前饲用抗生素禁用的呼声越来越高,需要其他方案来代替抗生素的预防作用。McDevitt等(6)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有机酸或其酸盐能抑制产气荚膜梭菌含量,从而降低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二甲酸钾在肠道中分解成甲酸和甲酸钾,由于共价键性对温度,有一部分甲酸完整进入小肠。本试验以感染坏死性肠炎鸡肉为研究模型,研究二甲酸钾对其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1日龄肉仔鸡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鸡,7个试验组分别是:未感染阴性对照组、未感染+4g/kg二甲酸钾、感染阴性对照组、感染+45mg/kg杆菌肽锌(感染阳性对照组)、感染+2或4或6g/kg二甲酸钾。试验从1d进行到35d,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试验1~7d及16~21d对各组进行称重,每天记录鸡只的死亡数量,试验结束后计算各阶段日均采食量、日增重、饲料报酬和全期死亡率。
1.2组织样品收集及分析
分别在试验第15和35天每个重复随机选择3只鸡进行屠宰,收集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20℃保存。用pH计测定各组织内容物pH,参考Jensen等()的方法测定短链脂肪酸含量及Miller和Wolin()的方法分析各内容物总厌氧菌、乳酸菌、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含量。
表1试验日粮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分析
注:复合多维多矿为每千克饲料提供,3.5mg维生素A,0.10mg维生素D3,2mg维生素K,30mg维生素E,2mg维生素B1,5mg维生素B2,0.mg维生素Bmg烟酸,15mg泛酸,2mg叶酸,5mg吡哆醇,0.1mg生物素。80mg锰,60mg锌,8mg铜,1.2mg碘,0.3m钴,0.1mg硒,0.1m乙氧基喹啉。
1.3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用Tukery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与分析
2.1二甲酸钾对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未感染的阴性对照组相比,感染阳性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鸡1~35d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未感染的二甲酸钾组、未感染阴性对照组和感染阳性对照组对1~21d肉鸡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无显著影响(P0.05),但所有的二甲酸钾组较未感染阴性对照组或感染的阳性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了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感染坏死性肠炎的鸡只较未感染组均显著提高了肉鸡的死亡率(P0.05),但添加二甲酸钾较感染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死亡率(P0.05)。
表2试验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死亡率的影响
注:处理1组未做任何处理(未感染阴性对照),处理2组未感染坏死性肠炎(添加4g/kg二甲酸钾,未感染阳性对照),处理3组-处理7组均感染坏死性肠炎,分别添加0(感染阴性对照)、45mg/kg杆菌肽锌(感染阳性对照组)、2、4和6g/kg二甲酸钾。同行数据标注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者表示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同行数据标注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表同。
2.2二甲酸钾对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组织器官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组对15d肉鸡肌胃和空肠微生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组较未感染组显著提高了盲肠大肠杆菌含量(p<0.05).。
由表4可知,感染的阴性对照组较感染组加4g/kg二甲酸钾组显著提高了35d肉鸡肌胃产气荚膜梭菌含量(P0.05)。无论感染或未感染,添加4g/kg二甲酸钾较阴性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了35d肉鸡肌胃乳酸杆菌及空肠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P0.05)。
表3试验日粮对15?d肉鸡组织器官微生物含量的影响?????????lg?cfu/g
表4试验日粮对35?d肉鸡组织器官微生物含量??的影响?????????lg?cfu/g
2.3二甲酸钾对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组织pH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感染阳性对照组和未感染阴性对照组较其他感染组均显著提高15d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pH(P0.05)。未感染阳性对照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15d肉鸡回肠pH(P0.05)。
表5试验日粮对15?d肉鸡组织pH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由表6可知,各组对35d肉鸡组织器官短链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未感染的较感染的鸡只有提高回肠乙酸及空肠和回肠乳酸的趋势(P=0.06,P=0.08)。
表6试验日粮对35?d肉鸡组织pH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讨论
3.1二甲酸钾对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发现,二甲酸钾无论对感染或未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这与Hernandez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用同等剂量的甲酸钙发现对肉鸡日增重和料比无显著影响,但当甲酸钙添加量到15g/kg时显著降低了肉鸡生长性能(Patten和Waldroup,)。然而,Selle等(4)的研究结果发现,日粮添加6g/kg二甲酸钾可以提高显著提高16~35d肉鸡增重和采食量。目前关于有机酸对预防坏死性肠炎感染的研究报道不多。本试验发现,日粮添加4g/kg二甲酸钾可以显著降低肉鸡的死亡率,但死亡率的降低与二甲酸钾的添加量未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
3.2二甲酸钾对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组织器官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45mg/kg杆菌肽锌降低了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的死亡率,同时伴随着降低空肠产气荚膜梭菌含量,这与Kocher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日粮二甲酸钾添加剂量对15d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空肠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无显著影响。Walsh等(4)发现,高系酸力日粮对有机酸具有负面作用,因此,高蛋白日粮的高系酸力可能会降低二甲酸钾对坏死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本试验还发现,二甲酸钾提高了35d肉鸡肌胃乳酸杆菌含量,这与Knarreborg等(2)在体外发现二甲酸钾降低猪胃中乳酸杆菌的生长不一致。
3.3二甲酸钾对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组织pH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有机酸的抗菌作用被认为主要发生在消化道上半部分,本试验结果发现,二甲酸钾提高了15d十二指肠和35d空肠甲酸含量。Mroz(5)发现,影响有机酸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如饲料pH、缓冲/系酸力和日粮电解质平衡等。日粮低系酸力和高电解质平衡值可以促进二甲酸钾解离成甲酸和甲酸钾,因此,日粮适宜水平的系酸力和电解质平衡值可以提高二甲酸钾对肉鸡生长性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坏死性肠炎的预防作用。
结论
饲料内促生长抗生素禁用以后,肉鸡细菌性肠炎更加凸显,尤其是坏死性肠炎危害最为严重。二甲酸钾对感染坏死性肠炎肉鸡模型的结果发现,二甲酸钾可以通过增加体重和降低死亡率在一定条件下缓解肉鸡生长性能的下降,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控制肉鸡感染坏死性肠炎。改善饲养管理、早期饲喂、免疫力增强、营养调控和使用抗生素替代品等措施,来改善家禽肠道健康。必须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来减少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免责申明:本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