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热点Phenoptics分析方案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1-7-16 15:30:22   点击数:
 近年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技术方案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针对PD-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进行抗体药物干预,可以有效解除机体免疫细胞免疫抑制反应从而实现肿瘤治疗的目的。但是采用此类疗法同时会因增强免疫系统活性而引发炎性反应等副作用,统计显示在接受抗PD-1和CTLA-4药物治疗过程中,大约有60%病人会诱发毒性副反应,最常诱发为肠道炎症反应(checkpointinhibitorinducedcolitis,+CPIcolitis),在接受免疫治疗的病人中大约有10%-20%的病人会发展成严重肠炎并危及生命。然而对其发生及发展的机制仍不清楚,并且很难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去解析。近日,来自HarvardMedicalSchool、Dana-FarberCancerInstitute及BrighamWomen’sHospital的联合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文章MolecularPathwaysofColonInflammationInducedbyCancerImmunotherapy,通过Phenoptics多色荧光微环境分析方案、单细胞测序及流式细胞分析免疫治疗后的肿瘤病人肠道样本,深入解析了诱发免疫治疗肠炎的分子机制并预测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PhenopticsOpal7色荧光标记肠道示例图

研究人员使用黑色素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正常对照人群(Control),患有黑色素瘤经过免疫治疗后未引发肠炎病人(+CPInocolitis),以及有诱发肠道炎性反应的病人(+CPIcolitis)。通过Opal多色荧光标记方案对CD3,CD4,CD8,Foxp3,Pan-CK,Ki-67及DAPI进行了7色标记分析,发现大量增殖状态的CD4及CD8T细胞聚集在+CPIcolitis患者粘膜固有层中,并且存在大量的Foxp3调节性T细胞。

单细胞测序及流式分析数据展示

通过对所有样本中CD45+免疫细胞的分析,发现Control组和+CPInocolitis组具有非常相似的转录组图谱,而在+CPIcolitis组却能观察到非常显著的T细胞和骨髓细胞富集情况,因此该结果表明肠道内某些免疫细胞组成的变化与+CPIcolitis的产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对比发现趋化因子受体基因CXCR6在+CPIcolitis的T细胞中高表达,而受IFN和TNF信号通路调控的CXCR6配体基因CXCL16在骨髓细胞和肥大细胞中也表现出高表达特征,因此以CXCR6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能会有效改善肠道炎症情况。本文使用Opal多色荧光组织标记及测序分析等多组学研究手段首次从单细胞水平探讨了肠炎中不同免疫细胞的变化机制,发现了细胞毒性CD8T细胞,CD4Treg细胞在肠道炎症样本中的富集作用,并且基于TCR序列信息验证了+CPIcolitis特异性以及CD8T细胞来源。最后通过对不同细胞因子的分析识别出了CXCR6基因可以作为潜在的免疫治疗诱发肠炎的治疗靶点。参考文献:Luoma,AdrienneM.,etal."MolecularPathwaysofColonInflammationInducedbyCancerImmunotherapy."Cell().关于AkoyaBiosciencesAkoyaBiosciences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组织生物学标记物检测分析、肿瘤创新药物靶点发现及临床病例免疫诊疗创新检测方案开发,目前在美国波士顿和旧金山分别设有技术及产品研发中心,针对当前热点的肿瘤免疫相关研究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先进的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分析解决方案。了解更多关于AkoyaBiosciences公司最新技术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bkbx/25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