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其实很懒,只要你早预防,你就可以消灭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1-11-1 14:36:19   点击数:
 

大肠癌很懒,从发生癌前病变到发展为癌,它需要5到15年的时间;大肠癌很好预防,因为你至少有5年的时间去发现它,并消灭它。但由于患者缺乏对大肠癌的了解,临床上早期被发现的病例不到15%,超过80%的确诊患者都是中晚期。

其实与其它消化道肿瘤相比,大肠癌预后较好,是很容易早期发现和治愈的肿瘤,早期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在整个消化道肿瘤中也是最高的。约90%的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化而来。它最初就是一枚很不起眼的良性息肉,经过5-15年,最终发展成肠癌,然后生长,浸润,转移。如果能在癌变前的这5到15年发现并切除,就能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

所以了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及筛查方法,早发现,早治疗,对防治大肠癌起着重要作用。

大肠癌的症状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右半结肠癌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这也是肿瘤确诊时,分期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阻塞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带有新鲜出血的大便表明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末端或直肠。病期的确诊常早于右半结肠癌。

3.直肠癌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梗阻。癌肿部位较低、粪块较硬者,易受粪块摩擦引起出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该做哪些检查?01、肠镜检查

肠镜是最接近真相的检查,不是之一!肠镜病理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肠镜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全部大肠,并可做活检和息肉镜下治疗。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隔3-5年做全面胃肠镜检查;有合并早期症状或者有家族史的人群则需提早检查并缩短检查周期。

02、肛门指检

约60%的大肠癌发于直肠,而80%以上的直肠癌很容易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而一个直肠指检仅仅5块钱,是最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检查!所以,一旦发现身体异常,医院检查。也许医生用一根手指就能发现你的大问题。但是,对于高位直肠和结肠病变,手指无法触及,需要肠镜检查。当然,指检发现问题一样需要肠镜去确诊。

03、粪便检查

1.大便潜血(OB)检查是检测出大便中有无微量出血,进而间接判断肠内有无出血性病变。潜血检查需连续3天留取大便行潜血试验,检查前及期间不可进食动物血制品等以免造成假阳性。

2.粪便基因检测,肠道肿瘤的患者,在大便中会存在一些肿瘤的DNA片段,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这些基因片段。如果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有肠息肉或肠癌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做肠镜明确病情;如果检验结果是阴性,建议隔一年再进行粪便基因检测。此检查虽然简单无痛,不用经历做肠镜的痛苦,但费用偏高,检测阳性者仍须肠镜来确诊。

04、血液检查

验血查癌主要是查血液里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甲胎蛋白等,这些是肿瘤细胞代谢分泌到血液中的特殊物质,其中甲胎蛋白对肝癌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但很多炎症疾病也会有相应标志物的升高,所以大多数肿瘤标志物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并不高,其在临床中用来了解肿瘤治疗效果以及对发现肿瘤具有参考意义,但非诊断意义。

综上所述,除肠镜外,其他检查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

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5岁之后,而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因此咱们要赶在息肉变坏之前做肠镜。所以,一般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这时候大多数还是息肉,也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是早期癌。

以下人群建议立即检查:(《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

1.年龄≥40岁,无论男女,

2.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

2.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

3.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4.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

5.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

6.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

从未有过肠胃不适就不用做肠镜了?

目前大肠癌呈现高发趋势,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成年人,为了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从50岁开始建议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要在50岁以前就开始检查,并且增加检查次数。

这些高危因素包括:

1·有大肠癌或大肠息肉病史的;

2·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

3·有大肠癌或息肉家族史的;

4·有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的,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

预防肠癌从小事做起

1、减少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摄入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如猪油、肥肉、动物内脏、鱿鱼、墨鱼、鸡蛋黄等;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

2、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

食物中的纤维一般不被人体吸收,但其可以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加快肠蠕动,减少肠内的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魔芋、大豆及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藻类等;可食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

3、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在预防恶性肿瘤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随时注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番茄、橙子、西瓜、草莓、核桃、花生、海产品、蘑菇等。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过于肥胖或运动量过少均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管住嘴迈开腿,拒绝垃圾食品,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bytx/26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