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是什么汕大医附二院医生提醒勿以疝小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4/9/22 12:25:56   点击数:
 “疝与腹壁外科的科研进展怎样?可以怎样更好地服务临床?”近日,一场以疝外科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在汕头大医院(以下简称“汕大医附二院”)举办。活动中,中国疝外科学院在广东省的首个培训基地落户汕大医附二院,参会的专家们为汕头、潮州、医院从事疝与腹壁外科诊疗工作的医生们带来了疝与腹壁外科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分享临床手术经验。“疝”是什么?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如果人体内某一个脏器向周围组织较薄弱的地方隆起“鼓包”,就称为“疝”。疝可发生在脑部、胸部、腹部等,以腹部最为常见,腹壁疝的发病率最高。汕大医附二院甲状腺、乳腺、疝外科副主任李志扬介绍,近年来,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中国疝外科学院在该院设立培训基地后,将为粤东区域疝外科医生培养注入一股强劲动力。该院将发挥人才培养平台作用,邀请国内顶尖的疝与腹壁外科专家到汕作学术分享和手术演示,助推提升粤东区域疝外科手术的规范水平,提高疝病综合诊疗服务能力,助力汕头夯实区域医疗高地。●老年男性疝病多发“痛!肚子好痛!”今年93岁高龄的陈大爷,近期就因腹股沟疝引起的阵阵痛楚而痛苦不已。原来,陈大爷长期有着心房颤动、高血压、肺气肿等多种基础疾病,医院就诊均被告知手术风险过医院治疗。这一次,突发的嵌顿性腹股沟疝让陈大爷再次连声喊痛,家人赶紧将他送到汕大医附二院急诊。医院副院长,甲状腺、乳腺、疝外科学科带头人陈业晞教授团队接诊后,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结合陈大爷复杂的基础疾病进行全面深入的病情评估,迅速制订出一套周密的急诊手术方案。紧张而又周密的准备后,手术团队紧密配合,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方式,将嵌顿的肠管送回腹腔,成功将陈大爷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陈大爷的身体逐渐康复。汕大医附二院疝外科团队正在为患者手术。受访者供图手术团队成员郑杰华博士介绍,嵌顿性腹股沟疝是腹股沟疝的常见类型。腹股沟疝,即俗称“疝气”,通常是肠管、脂肪等腹部内容物通过腹部肌肉薄弱或缺损的区域向外突起,形成明显包块,在腹股沟区域形成可以看见或摸到的肿胀。他介绍,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就约新增万腹股沟疝病例。这种疾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约为15∶1。需要注意的是,腹股沟疝多发于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患病率达到1%—5%,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疝的发病率正呈现着不断升高的趋势。为什么会发生腹股沟疝呢?郑杰华介绍,腹股沟区域是腹部和大腿之间的自然通道,这个区域缺乏肌肉层提供足够的支撑。当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咳嗽、用力排便或排尿等,腹股沟区域就可能发生疝。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肌肉和皮肤逐渐失去弹性,使得腹股沟疝更容易发生。“勿以‘疝’小而不为!”郑杰华介绍,部分患者在发现腹股沟上的小“鼓包”后,可能躺下休息揉揉后,“鼓包”会消失,但抽烟、喝酒或过度劳累后“鼓包”又会出现;在临床上,一些医生也会根据腹股沟疝病情通过轻柔的手法将嵌顿的肠管推挤回腹腔内。但是,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根治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主要的术式包括传统疝修补术和微创腹腔镜疝修补术。他提醒,腹股沟疝预防胜于治疗。腹股沟疝的预防方法很简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戒烟、控制体重和定期锻炼,避免提重物和过度用力,及时治疗咳嗽、便秘等可能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此外,还应定期参加体检,对腹股沟疝早发现、早治疗。当出现腹股沟“鼓包”时应尽快就医,避免嵌顿时间太长导致肠管缺血坏死。●提升粤东疝外科综合诊疗水平回到文章开头的一幕。当天,活动举办了年甲状腺乳腺疝外科论坛-疝青年论坛,以及汕头市外科学专委会学术会议。会上,医院、汕大医附二院、医院医院的疝外科专家介绍了疝与腹壁外科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科研进展,分享了腔镜腹股沟疝的手术技巧心得与经验教训等。借活动举办契机,医院疝与腹壁外科的青年医生们一同交流起疝外科专科建设、临床诊疗及科研教学,探讨区域疝与腹壁外科学科发展的路径。此次学术活动的“重头戏”,是为汕大医附二院“中国疝外科学院”培训基地揭牌。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成立了非盈利组织“中国疝外科学院”,致力于为全国外科医生提供腔镜和开放疝手术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训。近十年来,“中国疝外科学院”已经成为全国疝与腹壁外科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疝外科学院”在粤首个培训基地落户汕大医附二院。南方+彭深拍摄汕大医附二院成为“中国疝外科学院”培训基地后,将为粤东疝外科发展带来什么?李志扬介绍,疝病的术后并发症多,如果首次手术质量控制不够完善,将为后续的二次手术、三次手术带来更大挑战。接下来,汕大医附二院将发挥好培训基地的作用,持续推进粤东区域疝外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培养青年疝外科医生,提升手术规范化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事实上,汕大医附二院在疝病领域的探索已经持续多年,该院甲状腺、乳腺、疝外科已经发展成为区域疝外科的领军科室。据介绍,目前粤东地区的医疗机构中,大多将疝病作为普通外科的分支,由普外科医生开展疝病诊疗服务,单独医院寥寥无几。而早在年,汕大医附二院从提升专病诊疗能力出发,设立了甲状腺、乳腺、疝外科,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内规模最大的疝外科诊疗病区。成立以来,汕大医附二院甲状腺、乳腺、疝外科致力于疝病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腔镜下腹股沟疝微创修补术、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术等一批疝病微创新术式的开展,为患者带来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方式。科室还发挥该院作为汕医院和医院的社会责任,承担了由省卫健委立项的疝领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医院开展手术示范、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建立远程会诊机制。李志扬表示,当前汕头正加快建设区域医疗高地,科室将从疝病领域的角度,全面助力提升区域医疗机构的疝病诊疗服务水平,通过学术交流、教学演示等途径,创新和发展疝病治疗技术,持续推动粤东区域疝外科领域诊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南方+记者彭深点击图片,一键报料↓↓↓彭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bytx/28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