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钙以外,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但高营养的牛奶并非人人都适宜喝哦!6类人千万别喝牛奶!
此外,大家在喝牛奶的时候也要警惕一些健康误区哦!
牛奶的6大好处1睡前喝杯牛奶有助睡眠牛奶对人体有镇静安神作用,人喝过牛奶后会感到有一种镇定感。故晚间失眠可喝杯牛奶哦!
2牛奶对养胃护胃有好处牛奶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痊愈。牛奶还有抗胃癌的功能。
3牛奶能促进智力发育牛奶中所含的碘、锌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4少年儿童喝牛奶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牛奶中含有最好的蛋白质是完全的优质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特别对儿童生长发育很有益处。
5牛奶能抗衰老,延年益寿据研究,牛奶中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即SOD。这种活性物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故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6牛奶可养颜护肤与美容牛奶含有高级的脂肪、各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B族维生素,它们能滋润肌肤,保护表皮、防裂、防皱,使皮肤光滑柔软白嫩,使头发乌黑减少脱落,从而起到护肤美容作用。
六类人不宜喝牛奶1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物中的铁需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吸收利用。若喝牛奶,体内的亚铁就与牛奶的钙盐、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利用,不利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
2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此类病人多有肠胀气,牛奶中含有较多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肠内不易消化,发酵后可产生气体,使肠胀气加重,不利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3消化道溃疡患者牛奶虽可缓解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肠粘膜分泌大量胃酸,会使病情加重。
4乳糖酸缺乏患者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但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酸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乳糖酸缺乏,食用牛奶后就会引起腹痛、腹泻。中国人约有四分之三为乳糖不耐,一定要小心,以少吃为妙。
5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和胰脂酶的参与,饮用牛奶将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进而加重病情。
6正在服铁剂药物的人当你正在服铁剂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时,如果喝牛奶中的钙质和磷酸盐会与铁剂药物结合影响药效。
喝牛奶的6大误区1牛奶越浓越好不少人认为,牛奶越浓,孩子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如果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体重非但不能增加,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所以,如果以牛奶喂养婴幼儿,应视牛奶的质量、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加水多少。
2牛奶加巧克力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3牛奶服药一举两得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4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为了让孩子爱喝牛奶,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有些家长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6牛奶必须煮沸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综合自新浪健康、家庭医生在线、搜狐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等问题,请务必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