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第三十三讲2宣黄连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18-8-29 2:57:06   点击数:
 

黄连不独是治疗肠炎泻痢,你如果搭配得好,它可以在不同引药的带领下,在你五脏六腑解毒化毒。   我们看为什么中医叫解毒化毒,现代医学叫消毒呢?   消毒是消灭毒邪病菌,是搞对抗战,中医是调和的医学,是去化解毒热,是给毒邪一个排泄的出路,使正邪交争的状态分开来。   正气存内,邪浊排开,身体自安。   所以学中医的人要有这份慈悲之心,祥和之心,要善于帮人们和解矛盾,和解冲突,接触很多纠纷争端。   为什么病了毒了要找解药?   冤家宜解不宜结啊!   不要鼓励他们打成一片混在一起,相反要建议他们分解开来,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就像九大行星一样,互不干扰,各行其道。   只要邪浊不留恋在身体,与正气相搏。   那么身体又何病之有。

所以最能代表中医的不是大黄附子,也不是石膏人参,而是甘草。

 甘草为和中之国老,能调和诸药。

连它不是去消毒,而是去解毒,它是如何解毒,它能够解身体那些脏毒?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毒,黄连都可以解。   但关键要看你真么去配伍。   这里我们就跟大家讲一讲,如何从头到脚,用黄连一直解毒下来。根据不同部位,我们要灵活学会用黄连的解毒之法。   一般来说,既然有毒热,你首先要辨明毒热的共性。

《黄帝内经》

十九病机   像比如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诸病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

这些都是火热方面的病机

大家看到了没有,火热的特点就是往上越,往外冲,像各类天疱疮、耳朵流脓、眼部红肿、牙龈热痛、咽喉肿痛,当然火的性格容易引起心神烦躁,所以失眠心意识止不住,神镇不住,甚至严重的狂躁症,打人毁物,骂詈不避亲疏,这些都是一派火热上攻之象,可以用黄连解毒安神,像著名的朱砂安神丸,或黄连上清片,交泰丸里头都有它。

当然火还有炼熬津液,令津液变浑浊的特点。   所以一问病人小便炽热疼痛,有膀胱炎尿道炎,这时是毒火下烧膀胱。   所以水液浑浊,甚至肛门灼热,长痔疮,毒火下注下迫,这时都可以用到黄连配合一些清利胱肠的药,来帮病人解除胱肠里的热毒。   明白这个机理,我们就知道真正要懂用好黄连,还是要懂《黄帝内经》的病机十九条,你要分得明,认得清,那些是热火毒浊,只要认出来后,那随手用黄连去组方配对,都可以病中药所,如同拔刺雪污,工巧神圣都可以做到啊!

下面就来跟大家具体讲一下黄连的搭配,如何利用黄连来帮身体的毒热拔出体外,就像拔肉中刺,如何运用黄连来降本流末,洗涤身体污垢,就像用雪水来洗涤污染之物一样,这样身心通透,何病之有。

我们从头到脚来看黄连的常见搭配。   比如头顶长疮,疮口流湿又红肿,这是明显湿毒流火上泛高原之迹象,那你得把它们导利下来。   所以用黄连配合薏苡仁、土茯苓或四妙散,这样导湿热下行,接触头顶部热毒疮疡。那么窗口红肿就会慢慢消,水湿就会慢慢退去,最后收口。   这是以黄连之清热,配合薏仁之除湿,来治疗湿热之毒疮,也是伤病下取的思路。   从头往下是眼睛跟耳朵,中国古代也有很多眼目红肿,耳朵流脓的疾病,那时怎么办呢?   我们也有点眼剂点耳剂,用黄连泡出来的水,点眼睛可以让眼肿消退,甚至加些冰片,效果更好。   用于涂耳朵患处,可以治疗耳道留脓。   那鼻子长疮怎么办?   这是肺火旺,所以你要用黄连来消除鼻子疮,要配上清肺火的黄芩、鱼腥草、或者引药治鼻的苍耳子、辛夷花。   这样既有药物先导,也有专治肺鼻的药对药阵,很快就可以把鼻子长疮消下来。   如果是胃火上攻,牙龈肿痛呢?   那这个更简单,我们随手开出的清胃散,表面上是清胃的,实际上牙火随着胃火就被清解下来。   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   或加石膏清胃热,专治牙痛与牙宣。   大家看!清胃火里头就用到黄连配合升麻,前面我们讲到升麻能发散郁火,这里黄连能够解除毒火,这样一往外散,一往下解,热毒不瘀在局部,自然分消开,那么牙部的肿硬包块,就像扬汤沃雪,冰肉解冻一样,瓦解冰消了。

咽喉部的炎症上火,咽喉热毒攻冲,口臭舌红,连水都难以喝得下,一咽就痛。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黄连治疗热毒红肿疼痛,能够清心火,心者周身之君主也,心火若降,百脉之火能够随之而降。   

所以黄连降火解毒,乃直接降解毒火之本源。   

所以才能成为解毒降火第一妙药。   

故你咽喉疼痛热毒上攻的,可以配合我们前面讲的射干,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射干配好黄连,既可以利用射干来治疗咽喉部的不利,也可以利用黄连来治疗五脏火热内炽,往咽喉部烧上来的态势。黄连可以降解五脏毒火,进而达到治咽炎,治脏毒之本的效果。   

还有肺火上炕,借人体大黄这条火烟筒以泻火,所以肛门,长痔疮,红肿痛,这时要非常并治,你想加强解毒热效果,就用乙字汤配上香连丸。能够把整条消化道毒热解下去,治疗痔疮肿毒,肺火亢盛,效果更佳。

肺下面是心,有个病人口腔溃疡,几个月不解,反反复复,痛得不单吃饭困难,连睡觉也不安。   

一问小便都是黄赤的,这明显教我们要导其心火,从小便出。   

你想一下你拉的尿都是黄热的,那你脏腑不是在鼎沸蒸腾吗?   

人体的大小便可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啊!   

人体的大小便更是身体自救的反映。   

我们前面讲到《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时提到,诸病水液浑浊,皆属于热。也就是说你鼻子流的鼻水是黄浊的,口总流的痰水是黄浊的,或小便流出来的是黄浊的,就明显指向你身体是火热鼎沸之象。   

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用导赤散加黄连解毒汤,合方使用治疑难。   既内清毒热,也导火热从小便出。   

两方合用,等于两个理法合并,双拳出击,既解毒,也给毒热一条出路,这也可是疗热以寒药,两个合方的强强联合啊!   

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们再跟大家详谈如何合方治疑难。   

这个病人吃完药后,最大的反应就是每服一次,尿就变淡一点,心烦就少一点,口疮痛就减一点,三天药物下来,尿不再赤,心不再烦,口不再痛了。   吃睡都安稳,回归如常,就三剂药,几个月的口疮,睡眠难安的毒火毒热,不仅被解开,跟身体分离,还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古方真是用之对证,其效如神啊!   

真是热毒上攻之象,你这两个方子下去,没有不令毒火束手就擒的。   

我们看为什么口舌生疮肿痛,我们清它心火,导热从膀胱出就治好呢?   

这正又考验到我们中医基础理论的功底。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头,所以口舌生疮,特别是舌头红赤,你直清心火,疮毒自降。   

而诸痛痒疮,又皆属于心。看来用清心降火,解毒排浊的导赤散配黄连泻心汤真是没错啊!

我们再看肝,肝的就更多了。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普遍推崇竞争的时代,大家相互竞争相互较量就很伤肝,故性子普遍都带点急。   我们前面跟大家说,急则火热,大家看火之象,不正是一派急急忙忙吗?   所以急性子的人太容易上火,急则缓之,学会过一种慢性子的生活,你收获的不单是健康,更是人生的幸福美满。   《黄帝内经》告诉大家,用缓来对治急,没有规定大家一定要用芍药甘草来缓急,也没有规定大家一定要用黄连黄芩来泻火。   你如果能够从心性上起修,一切病如果能从这里下手,提高病人自己的心性修养,不要说能根治疾病,最起码你跟医生站在同一边,不跟医生用药思路反过着干,你即使得病了也比较轻,用药了也容易治。   我们看肝火炽盛的,最常见的是病人口苦咽干肋痛,头痛目赤,这是肝火上炎。   这个病人就是这样,还伴有小便黄赤,阴囊潮湿,这是肝经湿热下注,既要清实火,也要利湿热,那用什么方子最对路?   当然是龙胆泻肝汤,病人经常要应酬喝酒,肝部的瘀毒比较重,所以给他开了五剂的龙胆泻肝汤。   抓药房的看了木通,担心量大伤肾,我们跟他说,有病则病受,以前之所以出现用木通治伤人,错误不在木通,而在没有对证,在于人错用了木通,不当时用,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现在病人一派湿热下注,实火上炎,不单要用龙胆泻肝汤,还要加黄连进去,帮助解毒,加强龙胆泻肝汤的力量。   果然五剂药还没吃完,他牙齿那里肿痛鼓的包消下去了,连脸上长的红疹子都退了。   病人反映,好像身体经历过一次大扫除一样,问还要不要再吃?   我们问他,尿还黄不黄赤?   他说不黄赤了。   我们说,不黄就不要再吃了。   《黄帝内经》说,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你即使是平常药草,也不要抱着药罐子常年吃,疾病去了八八九九,就要靠你后期的:   慎风寒,节饮食,惜精神,戒嗔怒。

有人说,疾病都是终身带的,难以拔根,三高是一辈子的烙印,我们跟他说,一般的疾病就像沙滩上写字一样,你轻轻用药去抚平一下,字迹就消了。   重一点的病就像木板上刻字一样,你需要费一点功夫,才能把字消去。   再重的病,就像石头上刻字一样,看似永远难以消掉,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去消。就像打磨心性一般,就像磨刀石那样,天天修改打磨,日有所减,月久见功。   所以不是说疾病没有根治之法,而是说你不能够从饮食起居精神心态多方面来去下手,根治之法《黄帝内经》早跟我们说了。   只是很多时候你智慧还没有到那个层面,看不到那么远而已,所以我们医生用药也要把我这个度,不是猛地把药用上去,把病跟人一起攻垮。   你跟疾病拉锯,那人就是锯下的那根木头,你看到的是人,调的是人,把病邪化解出去,就像衣服上有脏垢,把它洗出来,而不是在里面打斗。   中医治疗肝内有热毒久毒也是这样,通过龙胆泻肝汤,既有黄芩、栀子解毒的,也有泽泻、车前子、木通,开通水道,使毒邪有个下行的出路。   所以这个病人服用过后,肝部胀满就减轻了,因为上面实火湿热都从下面水道而去。   如同衣服上的污垢,被水冲洗掉一样。   这里再次跟大家提到,中医只是去解毒,解开热毒毒邪跟身体胶着不休的状态,把这些痰热浊阴,从五脏六腑,经络百脉里,洗涤下来,解放开来,这样无毒一身轻。   所以我们每次碰到病人来复诊时,都会问他,吃完药后最大的感受,人会不会放松些,如果会的话,那说明他身体再不断地向愈。

神农本草经》对人体服药后,最好的描述就是,轻身耐老延年。   

你如果身轻如燕,自然寿命绵长。   

你如果身体重浊,那么你现在即使没病,体质也差得很。   所以中医不看你现在病得怎么样,而看你身体会不会很快轻快利索。   

因为这才是元气多少之标啊!   

元气足的人走路是轻快的,好像有力从足底涌出,元气不足的人,走路是沉重的,好像腿脚被沙包绑缚。

讲完肝,我们再讲讲脾胃,特别是胃。   现在很多病人有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道炎,经常胃中嘈杂,酸水上泛,累不胀痛。   中医认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你一看病人一派口苦口干,泛酸口臭的迹象,舌红苔黄,一摸脉,搏指有力,特别是双关不,还带些弦硬。   再问一下脾气怎么样?   不怎么样。   你就知道这种泛酸胃不和,乃肝气作怪。   肝气肝火犯胃。   所以我们用疏肝气降肝火清胃热的药,这个司机就是这样,医院两次检查都是胆汁反流性胃炎,不管吃什么,吃完后都容易泛酸。   我们给他用四逆散加黄连、吴茱萸,这两味药就是非常有名的左金丸。   大家要知道如果病人平时容易生气,性子急又泛酸的,就是肝胃不和,这两味药加上去,酸水就容易不泛。   因为它们既有吴茱萸,畅达肝郁,又有黄连,通降胃中酸水浊火。   这病人吃完后,也没有再泛酸了。   真是药中病所,覆被而卧!

我们跟他说,开车要把心放缓下来,你这完全是职业病了,急则伤肝,肝苦急,你着急的脾气个性,不单把你胃中酸水往咽喉带,降不下去。同时更把你大便中的浊气,小便中的浊水都往上面带,搞得大小便中毒,头晕脑胀。   所以说有一种习惯,你一旦养成,终身受苦,是最不划算的,百害而无一利,这种习惯就是着急生气。   越着急越生气,病痛就越多。   记住着急,你是把气给疾病用,平静和缓,你是把疾病的能量夺过来为我所用。   他听后非常受用,确实开汽车来都放缓了很多。他自己说,急来急去,也就急那么半个小时,十分钟,搞得身体不舒服,反而更不划算,你说的极是。   当然还有下面胃一下的肠,我们讲过是前面的湿热痢疾,香连丸,单用治疗痢疾有效,配到辩证汤方中去,同样有效,甚至你纯用黄连一味药,有个黄连素片的,吃了也管用,总之辩证准确,用药就是用一个方向。

若觉得病人体虚不耐药力,我们就给他用小剂量一点。若觉得病人体壮实,那我们就给他用大剂量一点,或者多几味药,强强联合,这些都要虽证应变,因人而异。   当然还有膀胱炎、尿道炎的,我们八正散里头也可以加黄连,通利膀胱,把炎症解放开来的力量就更强,当然只限于是湿热证,实火证。   大家不要得一个知识点获取一个秘方,就当刻舟求剑地用,那你永远用不好。学好用方的思路,比你去学一百个一千个方更受用。

你得到那么多偏方验方又有何用?   因为你不晓得用方之术,用人之术,用药治术。   中医不仅是一门用专业知识去治病的医学,更是培养辩证人才,领导人才的医学。   所以学中医必须要有领导气象,你要能够成为数百数千种药物的主子领导,带领它们去做事业,去作战。   俗话说,上医医国,先觉觉民。   范仲淹又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你既要有觉察世道民心的能力,也要有治理世道人心的方案。   这是良医良相最后共同都会去研究,会去努力的。   所以说,我们这个时代,不仅呼吁地方医名医,更呼吁时代医大国医。   能够开出时代方,救时代病,治时代人。   学医你要站在够高的层面上去往下看,站在够高的修养上往下面病苦苍生看,那么你就能更清楚地看明白病人该怎么办,才能真正出离病苦,我们医生学医要怎么学才能真正帮到病人。

下节课讲淫羊藿。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yfzl/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