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疫rdquo路故事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2-6-10 13:33:31   点击数:
 

为坚决阻止疫情向校园内输入扩散,全力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在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组中专门建立了陪诊送医工作小组,针对体温确实异常的学生和急重症就医者,安排医院就诊,其中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的赵连炜老师、汽车服务工程学院的刘帅老师专门负责短程护送;就业指导中心的王亮老师、后勤集团的鹿明老师,还有车队的魏志国、王甲杰、康文祥三位司机师傅负责远程护送,小组成员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配,最大限度地保证送诊工作需要。

他们闻令而动、24小时待命;为了防范风险,他们孤独等待、不与外界接触,甚至与家人通话都尽可能缩短时长,生怕影响就医电话接入……大家都称他们是“护医使者”。

一场美丽的误会

“医院门口站了一下午,有个做核酸的开车到我身边,下车后对我鞠了一躬,说您辛苦了大白,紧接着便掏出手机问了句,能给做核酸吗?”

(截图自赵连炜老师朋友圈)

赵连炜在提起这段经历时总是哭笑不得。赵连炜是学校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的一名普通教职工,目医院的就诊工作。在华德校园里,像赵连炜老师一样的送医组成员共有6人,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有情况就动身,始终奔走在抗疫第一线。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在护送学生就诊时穿戴完整的防护服,就诊期间全程陪同,医院防控要求无法进院陪诊,所以送医组医院门口等待,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因此常常会出现被认为是核酸检测的“大白”的误会。

孤独又灿烂的坚守

由于在送医过程中会医院的发热病人,因此全体送医组成员除送诊工作外,只能居住在学校特定的封闭区内,避免与外界接触。他们没有确定的“工作时间”,24小时随时待命,有些同学恐惧就医、害怕打针,送医组老师在送诊路上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学生就医压力。

5月2日深夜12点半左右,送医组的负责人王亮老师接到电话又一次出发,直到早上7点多才返回。送诊时,有些急重症就医者行动不便,对于轻者他们搀扶着,重者就用车推或直着背着走。王亮说:“已经记不清送医过多少个学生了,我们遇到的事情都是紧急要命的事,我们只希望尽全力多做一点,看到学生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星月相伴,披风沥雨

“同学别担心,医院的楼下一直等着你!”这是刘帅老师每次给予学生最温馨的叮嘱。4月6日傍晚是刘帅老师最难忘的一夜,回想当时的情景,他仍然是紧张和焦虑的。由于两名学生同时几乎需要送诊,他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安抚第二名学生焦虑的情绪,“放心,老师马上就到”。

医院依旧灯火通明,得知两位同学的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已经是凌晨5点。星月相伴,面包和矿泉水相随、医院与学校、与车为家,数不清的不眠之夜已习以为常,不知不觉入睡已变成家常便饭,此时,赵帅认为对华德学子的陪伴是最贴心的守护。

送医小组魏志国师傅连续送诊余次,每次都是把车开到最近地点、最方便的位置,叮嘱学生别着急。他送诊的学生知道忙乎一整天的魏师傅连饭还没吃上一口,很心疼地说:“等回去病好了,我给您买好吃的”。魏师傅笑着说:“不用,只要你安全,身体没啥事,比啥都强。”

师德如炬,以爱抗疫

凶猛的“疫”情挡不住关爱学生的一腔热血。这里还有细心照顾肠胃炎学生就医的鹿明老师,医院就诊的康文祥师傅。他们用细心、暖心、爱心温暖守护着学生,将弘扬抗疫精神与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相合,在守护校园安全中践行优良师德师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学生为中心。

一些就医同学说,就或许我们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不知道他们是谁,但却知道他们是为了谁,有他们在身边,我们很有安全感,那时来不及的谢意,此时想说:“你们辛苦、亲爱的老师。”

疫情之下,有无处安放的恐慌

有猝不及防的感动

更有心向暖阳的希望

送医组好样的!

致敬“疫”往无前的全体华德师生

推荐阅读

·一键收藏!哈尔滨华德学院年招生办联系方式来了·这个学校校长、书记的朋友圈有点意思·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从华德实现航天梦出品/品牌传播中心文字/杨小艺编辑/吴雅雯责任编辑/刘树刘赢之审核/张野默「哈尔滨华德学院融媒中心」投稿加入我们huadermzx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yszl/26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