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朋友一到更年期,就发现身上长出各种“小疙瘩”。
其中能用手摸得到的,长在甲状腺、乳腺周围,这些被称为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用手摸不到的,长在肺部、肝、肾、子宫里,这些被称为囊肿、肌瘤,最开始不明显,等到疼痛了、身体不适了才会发现。
那么,为什么女性到了更年期,身上就容易长这种“小疙瘩”呢?
中医认为,这是三种邪气的凝聚导致的:肝气、痰湿和瘀血。三者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
肝气郁结
《黄帝内经》中讲:“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
女性朋友到了更年期后,情绪比较敏感,负面情绪激增。长时间情绪积累,就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泻,肝气郁结久了就会影响肝脏的疏泻功能;身体内的一些“废料”不能疏泻出去,堆积在身体里就会形成“小疙瘩”。
痰湿凝结
人一生气,就会引得气血上涌。如果身有痰湿,气就会裹挟着痰湿在身体里乱窜;一旦在身体某处“卡住”,就会堵在那里,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小疙瘩”。
而且有研究表明,身体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得子宫肌瘤,就是因为肥胖的人身上痰湿多,稍一生气,身上长包块是大概率的事情。
瘀血凝聚
人体气血就像是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一些容易发生淤堵的地方就像是十字路口,比如说子宫和卵巢。一旦发生淤堵,慢慢地“小疙瘩”就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子宫肌瘤”。
那么,这种结节肌瘤,应该如何解决呢?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种药材,它就是陈皮。
陈皮,也就是晒干的橘子皮。《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胆通气之药也。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痴,皆能已之。"说明陈皮有梳理肝气、强化脾胃的作用。
当然,只有陈皮还不够,还需要配合其他药材使用。
药方:柴胡、桂枝、天花粉、牡蛎、玄参、浙贝母、干姜、黄芩、夏枯草、炙甘草、陈皮,香附
首先,陈皮、柴胡和香附都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用以梳理肝气,这是治疗结节肌瘤的第一步,先把肝气疏通了,人体的气机就会顺畅,就能借用肝脏疏泻的功能,将身体的“废料”排出去。
其次,陈皮与天花粉、浙贝母相伍,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而痰湿的根源在于脾胃,陈皮加上干姜和炙甘草,能够温补脾胃。脾胃强健了,身体产出的痰湿就少了,再加上化痰,身体存余的痰湿就会越来越少。
再次,就要对结节肌瘤动手了。牡蛎、浙贝母、夏枯草,都是散结节的好手;再加上玄参和天花粉的辅助作用,散结节不在话下。
最后,在人体气血运行的“高速公路”上,“堵车”的原因还有瘀血,这里又要用到陈皮。陈皮与夏枯草、牡蛎配合,能很好地活血化瘀,从而使得身体气血运行更加通畅。
有一个女性朋友,平时也挺注意养生,但一到更年期,身上就开始有各种小疙瘩。最开始不在意,等后来月经出现异常,腹部子宫处,能摸到小肿块了(子宫肌瘤的症状),才跑来找我看病。
我看诊之后,给她开了上面的方子。
两周后她跟我说,感觉身上的疙瘩小了些。给她复诊完,我调整了一下配伍剂量,建议她继续服用。
一个月后,她很兴奋地跟我说脖子和乳腺的小疙瘩下去了不少。
半年之后,连腹部子宫处的小疙瘩也不摸到了,去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只剩下一点点。
她找到我说要继续服用,但检查之后我判断结节肌瘤消散差不多了,没必要再用现在的方子,给她开了一方用以温养身体。
如今算起来已经过了一年多,她身上的结节肌瘤都消失不见了。
我是中医妇科付桢主任,从事妇科40余年,今后还会分享更多关于怀孕、卵巢早衰、多囊、月经病、盆腔炎等问题的小知识。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更多女性朋友们远离妇科炎症的困扰!
#结节#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