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5/3/13 12:19:30 点击数: 次
空心村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严重滞后,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村内留守多为老弱病残幼,使得大量耕地抛荒或利用不足、大量农房空置的村庄。今年9月14日,内江从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中,梳理出现有“空心村”个,主要位于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离城较远的地区。资料图在年以前,省定贫困村东兴区新店乡上塘坊村就是这样一个“空心村”,也是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而如今,上塘坊村常住人口就近务工率达到90%,而原来高达80%的撂荒土地也全部流转,种上了青花椒,村内人均年收入达到上万元。今年8月8日,上塘坊村青花椒丰收,名村民喜领工资上塘坊村是怎么脱掉“空心村”帽子的?将“走出去”的年轻人“引回来”“以前一直在外务工,又总是惦记着家里,现在村里发展得挺好,就回来了。”10月12日,在上塘坊村4组,47岁的历昌和拿着喷雾器正在给花椒打防虫药。历昌和给花椒树打药因以前村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每年务农所得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早年间历昌和一直在外务工补贴家用。年,在内江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的背景下,四川万丰鼎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卿登科选定了上塘坊村,规划建设九叶青花椒种植、特色养殖、花椒产品开发及深加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村里的人气渐渐开始旺起来。花椒那会儿刚种下,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历昌和打算先观望一阵。通过3年的发展,亩青花椒长势喜人,收益颇丰,万丰公司开始在村里进行土地分包,按照每年每株8.8元的价格,将青花椒的管理分包给农户,由公司统一提供管理技术、肥料、农药等,仅需农户进行日常管理。“一亩约株,我包了多亩,一年挣的钱差不多能和外出务工持平,不过现在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还是要强一些。”历昌和说,今年9月,他了解到分包信息后,在心中算了一笔账,决定选择返乡,在家门口就业。花椒树如果在家乡能挣到和外面一样多的钱,又有谁愿意离开家乡呢?与历昌和有着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少,上塘坊村村主任李先恩介绍,自万亩花椒产业发展起来后,村里陆续返乡青壮年达到数十人,土地分包模式一出,又吸引了一批人返乡。在万亩花椒园区内,漫山遍野的青翠让人见之心喜,每隔一段距离便能看见拿着喷雾器打防虫药的、剪枝的农户,看起来颇为热闹。于李先恩而言,如今的上塘坊村相比从前,更有“人气”了,也更加和谐了。“以前穷,一点小事都要斤斤计较,现在大家腰包鼓起来了,好些事都没那么计较了,村里的风气也更好了,这都是乡村振兴的好处。”上塘坊村的花椒基地将“想出去”的人“留下来”要想破解“空心村”难题,不仅是将在外的人引回来,将当下尚在村内的人留下来也是一个重点。资料显示,在年以前,上塘坊村原有贫困户户人。自年1月开启万亩花椒产业脱贫之路后,村里一天一个样,只要稍微有点劳动能力的人都在花椒基地务工,覆盖面达常住人口的90%,实现人均年收入超万元。不少贫困户通过务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上塘坊村9组脱贫户谢自正就是其中之一。谢自正夫妇给花椒树剪枝42岁的谢自正一家6口人,父母都已至耄耋之年,病痛不断,妻子邓坤芳患有包块肌肉瘤,家中外孙女尚小,一家人都指着谢自正过活。因上有老下有小,谢自正不敢远离,只在周边四处打点零工,兼顾家里的农活。今年9月,土地分包模式实施,遵循贫困户优先原则,谢自正一下子便分包了60余亩。“多株花椒,每株8.8元,如果每株产量超过13斤,每多一斤就多2元,去年结得最多的一株有20多斤,只要管护得好,利润很可观。”谢自正算着账笑道,若再加上花椒丰收季,剪收花椒所得,一年的收益不少。烤干的花椒“现在花椒基地到处都要人,不仅我们村的务工解决了,周边村镇的人都到这边来务工,只要肯干,每人每年至少有2万多元的收入,做得好的,一年挣上10万元都不是问题。”村主任李先恩说。如今,作为东兴区首个规模化种植花椒的乡镇,新店乡的青花椒已成为内江面积最大的花椒基地,既是精准脱贫的利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也是破解“空心村”难题的好方法。乡村振兴让“空心村”实起来上塘坊村成功实现由“空”转“实”,折射出内江破解“空心村”难题的正确决策和良好效果。近年来,内江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抓紧制定村庄建设规划,注重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多规合一,不回避矛盾,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充分利用,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空心村”现象。规划落地,政策先行。内江先后出台了《内江市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的实施方案》《“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鼓励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发展,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与扶持资金。资料图以《黄河湖水库生态防护林建设暨万亩柑橘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为例,针对按照规划和要求进行建园的各方业主,按元/亩的标准给予财政补助,基础设施建设按元/亩给予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制图:许航年,仅东兴区便有名返乡创业人士,创办项目21个,投资超过6亿元,带动就业余人,成为带领乡亲致富的领头人、家乡建设的生力军。资料图下一步,内江还将成立“空心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空心村”整治工作,负责“空心村”改造工作,出台具体指导意见、政策,并做好业务技术的服务与指导,力争让现有的个“空心村”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