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有宝妈给我发一些带血丝的大便图片,咨询我是怎么回事。一般来说,会导致排血便的疾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等,非感染性疾病有食物过敏、肛裂、肠套层、肠道畸形、血液疾病等。其中临床上引起宝宝血便的最常见疾病就是细菌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肛裂和肠套层。要根据宝宝的病史及症状,给予恰当的治疗。
夏季最常见的大便带血的原因是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的典型表现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为稀便,便中带有较多黏液和血,化验大便可见较多的白细胞及红细胞,这是因为细菌感染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引起渗出和溃疡等病变,此时就会排出含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痢疾样粪便,严重时则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细菌性首选口服敏感抗生素,必须按时按量按疗程直至彻底痊愈,不要担心副作用而中止服用,否则易致病程反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痛苦。静脉抗生素仅针对严重的细菌性肠炎,合并有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或者脱水,或者孩子因为剧烈呕吐无法进食。
牛奶过敏很常见,但不好判断
牛奶过敏是人体对一种或几种牛奶蛋白质发生的免疫学反应,是婴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问题,婴儿牛奶过敏发生率高达2%-7.5%。婴幼儿肠道屏障发育本来就不成熟、免疫系统发育也不完善,加之某些婴儿本身存在特应性遗传背景,因此极易发生牛奶过敏。牛奶过敏的诊断是富有挑战性的,因为牛奶过敏的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很多的牛奶过敏是非IgE抗体介导的,也就是说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并不能准确检测出是否对牛奶过敏,目前尚缺乏可信赖的牛奶过敏检测方法。
事实上,无论诊断患儿对哪种食物过敏,都需要通过详细了解孩子的病史、喂养史、既往史以及家族史来进行评估,根据孩子出现的过敏症状与进食某种食物的高度相关性,再结合过敏原检测的结果来进行综合诊断。目前,诊断牛奶过敏的金标准为:食物回避试验2-4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严格回避牛奶及奶制品2-4周,如果过敏症状缓解,恢复全牛奶蛋白配方,症状复现,即明确诊断牛奶过敏。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其实并不要紧,家长们不用焦虑,尝试给孩子换种适合的奶粉就行,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水解配方奶粉,选择孩子不过敏的品种,一点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
肛裂也会引起便血。
肛裂就是肛门出现裂口,排便时裂口会有些疼痛,甚至出血,便秘、大便干结的孩子容易并发肛裂,这是因为大便粗硬,超过了顺应扩张的限度,导致肛门皮肤黏膜的撕裂。肛裂往往会使大便的表面有一些鲜血,或者便后肛门有鲜血滴下,此时通过检查可以发现肛周有新鲜的小裂口。
儿童肛裂的日常家庭护理方法有温盐水浴及外用药膏促进伤口愈合。最重要的是改善孩子的便秘:保证足够膳食纤维的摄入,保证适量饮水;增加孩子活动量,鼓励多进行恰当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
当心!以下症状提醒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被卡住了出不来,导致肠内容物难以通过。肠套叠好发于2岁以下的幼儿,以4-10月龄幼儿为主,多见于肥胖健壮的孩子。如果孩子在腹泻期间突然出现腹痛(小婴儿则表现为突发的阵发性哭闹),解果酱色大便,伴频繁呕吐,面色苍白、精神变差,腹部可以摸到包块,就要怀疑并发了肠套叠。
肠套叠是儿科急症,需尽快进行空气灌肠治疗,一般情况可不必开刀,但如果肠子套住的时间较长,被卡住的那一段肠子会发生缺血性坏死,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切除坏死肠管。
所以当小宝宝呕吐、解果酱样大便、精神不好的时候,家长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千万不要在家盲目观察等待,应该马上带宝宝就医。
预约-
诊所名称:湛河王妍琦儿科诊所
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