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五一小长假啦。为平安健康地享受美丽的春天以及与亲友欢聚的美好时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今年五一假日期间,要重点做好新冠肺炎、诺如病毒肠炎、手足口病、蜱传播疾病、动物传播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防范。
新冠肺炎:
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做好自我防护,坚持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
旅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
●预防注意事项●
1.当前境外多国疫情严重,个人出境旅行感染风险高。因此建议个人充分权衡出行时机和必要性,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2.节假日期间,要加强自我防护,同时,要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
3.旅行期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
4.旅行归来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5.节假日期间还应按照安排接种疫苗,特别是第2剂应在首剂接种后3周及以上至8周内尽早完成,尽量不要因为旅行影响第2剂的接种。
诺如病毒肠炎预防:
诺如病毒肠炎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或学校,但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
近年来,我国就报告了数起在国内外旅行团人群中暴发的疫情。
●常见感染途径●
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等。
●临床病症●
诺如病毒肠炎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如何预防●
常洗手,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手足口病预防: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临床病症●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部分病例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玩耍。
蜱传播疾病预防:
5-7月为蜱活跃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人员以及野外旅行者被蜱叮咬后,有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风险,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的人员也存在感染风险。
●临床病症●
发病通常在被蜱叮咬后1-2周,主要表现为发热,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
●注意事项●
野外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等,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预止蜱叮咬。
一旦发现有蜱叮咬,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向医务人员咨询。
动物传播疾病预防:
人类通过接触动物(如饲喂、抚摸、屠宰、剥食、加工等)、食用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如肉、蛋、奶等)、接触动物栖息地环境等方式,可能会感染上禽流感、狂犬病、布病、炭疽等动物传播疾病。
●如何预防●
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食物中毒预防:
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
●临床病症●
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者阵发性绞痛多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先吐后泻。
●如何预防●
注意食品安全。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外出不确定性比较多,如果带着孩子和老人,那更应该多读注意,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过一个开心、愉快的假期~
参考文献
[1]《年五一假期健康提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往期优质文章
孩子过节过生日,美食太多如何健康吃?这份"饮食秘笈"快收好!
水果入菜好处多!这5道常见水果的创意菜,分分钟征服你和孩子的味蕾!
薯片、咖啡、面包检出潜在致癌物?!3招教你避开「丙烯酰胺」伤害
营养师Vivi海归营养学硕士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国家一级营养师
国家食品工程师
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成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母婴学组成员
家庭教育指导师
GRC儿童成长规划师
搜狐母婴、头条号、微博千万阅读量专栏作家
-年度搜狐母婴金牌自媒体作者
严谨、实用、又萌萌哒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