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属于“假日病”的一种。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少的一天拉几次,多的十几次,甚至更多,以上吐下泻、脘腹疼痛为主。01
病因
对急性胃肠炎的认识
病因1.细菌和毒素的感染
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2.物理化学因素
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臭鱼烂虾,不新鲜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内的肉类食品,发酵变质的牛奶及奶制品。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2.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
02中医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中医属于呕吐、泄泻范围,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其致病菌多为沙门氏菌属,由于微生物对肠粘膜的侵袭和刺激使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对急性肠炎患者,除注意休息和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外,在饮食方面应采取易消化、少刺激、温热适度、营养丰富、少食多餐和适时补充水分的原则。
中医学没有急性肠炎的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呕吐、腹痛、泄泻、霍乱、绞肠痧、脱证等病证范畴。其病因有感受时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脾胃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失调。
急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1)腹痛腹泻是主要特点。大多在肚脐周围痛,呈阵发性绞痛,引起排便感觉,排便后腹痛略有减轻。腹泻大多为稀水样便,含有不消化食物残渣,一般每日可排便7~8次,最多可达十几次。经治疗,1~2天内,最多2~3天恢复正常,病情经过比较良好。 (2)肠鸣音亢进。近病人身旁可清楚听见其腹内“咕咕”作响。 (3)个别严重病人伴低烧,恶心呕吐,并发生脱水症状。
(4)急性肠炎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鉴别。总的说来,腹泻中较轻的情况一般为急性肠炎。医院进一步检查方能确诊。 急性肠炎几种症型 1)寒湿(或风寒)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湿热(或暑热)泄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以上两型均属感受外邪所致,为急性肠炎的两种常见病型。 3)脾虚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饮食不调或稍多食油腻之物,即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食后脘闷不舒,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4)肾阴虚黎明前,腹部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畏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急性肠炎的治疗原则 (1)去除诱因,卧床休息,进清淡易消化食物。 (2)如找到致病菌,应按药物药敏试验用药,或选用黄连素0.1~0.2g,或PPA0.5~1.0g,1日3~4次,口服。 (3)对症治疗,腹痛可用阿托品。脱水病人应予补液,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发生休克者应按休克处理。 以上治疗效果不佳,医院做详细检查。 03
食疗
急性胃肠炎的调理方法
急性胃肠炎的饮食调养 急性胃肠炎最初24小时内应只吃流质饮食,避免进一步刺激胃肠。并应大量喝开水,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口服含有稀释的蔗糖和盐的溶液更加适合。这种口服补液剂,可在药房买到。 腹泻停止后,香蕉、白米稀粥、苹果和烤面包片等,通常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香蕉提供足够的钾,帮助恢复体内的体液平衡。和稻米一样,香蕉也富含碳水化合物,能补充身体所需能量。苹果则已证实能清理消化系统。烤白面包片有助于舒缓胃部不适,并提供碳水化合物以补充能量。每隔一会儿应吃少量上述食物,并在48小时后进食马铃薯、煮熟的蔬菜,尤其是有益胃部的胡萝卜及鸡蛋。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乳制品尽量延至最后才吃,因为乳制品含乳糖,容易刺激恢复中的胃肠,产生不耐受的反应。 一旦腹泻开始缓和下来时,你要大量饮用不加糖的果汁、茶、清汤或肉汤、煮熟麦片以及其他无刺激性软质食物。经过两、三天这种调食之后,你就应该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
急性肠炎的分阶段调理 肠炎初期: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肠炎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 肠炎恢复期: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急性肠炎食疗方 1.新鲜藕~克洗净,开水烫后捣碎取汁,用开水冲服,每天2次服完;或用去节鲜藕克,生姜50克,洗净剁碎,用消毒纱布绞取汁液,用开水冲服。 2.粳米60克,砂仁细末5克,将粳米加水煮粥,待熟后调入砂仁末,再煮沸1~2小时开后即可,早晚服用。 3.鲜土豆克,生姜10克,榨汁,加鲜橘子汁30毫升调匀,将杯放热水中烫温,每日服30毫升。 4.玉米心克,黄柏6克,干姜6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 5.绿茶、干姜丝各3克,沸水冲泡,加盖浸3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数次。 6.白扁豆60克,略炒研粉,藿香叶60克,晒干为末,混合为散。每次10克,每日4~5次,姜汤送下。 7.车前子3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毫升,煎余毫升,去渣,加粳米稀饭汤,分2次温服。 8.葱白适量,捣碎炒熟,放肚脐部位,用胶布固定暖脐。每日1~2次,连用数日。
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