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练习
刘某,女,50岁,年9月12日初诊。
因吃不洁葡萄后,患急性胃肠炎,出现身热恶寒,腹泻稀水便,温温欲吐,服葛根加半夏汤后,热迫而吐利不止,舌苔白厚,脉弦细数。
处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茯苓四逆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
上期原医案
赵某,男性,45岁,年3月18日初诊。
于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症见:时胃脘痛,泛酸,腹胀,欲呕,吐涎沫,心烦,口中和不思饮,小便少,时心悸,舌苔白根腻,脉沉细弦。
处方:茯苓12g,党参10g,制附片(先煎)10g,干姜6g,炙甘草6g。
按语
脉沉细弦,舌苔白根腻,时胃脘痛,腹胀,口中和不思饮,小便少,时心悸,里虚寒甚。泛酸,欲呕,吐涎沫,心烦,津血虚甚,胃虚气逆,寒饮上犯。证为胃气虚极,中寒停饮,为茯苓四逆汤方证。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各家论述
《金镜内台方议》:发汗之,病当解,若不解,发汗外虚阳气;后若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放生烦躁也。与四逆汤以复阳气,加人参、茯苓以复阴气也。
《伤寒附翼》:先汗后下,于法为顺,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阴,阴阳俱虚而烦躁也。故制茯苓四逆,固阴以收阳。茯苓感天地太和之气化,不假根而成,能补先天无形之气,安虚阳外脱之烦,故以为君。人参配茯苓,补下焦之元气;干姜配生附,回下焦之元阳。调以甘草之甘,比四逆为缓,固里宜缓也。
——END——
中域教育长期专注于医考教育,
在医学考试方面有充足的经验。
拜名师、学技术,
为了你的中医梦选择我们你不会有遗憾。
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