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硒与肝病医学研究史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1-7-31 12:43:27   点击数:
 

为什么肝癌被发现之时

超八成患者已是中晚期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它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肝癌是指原发性肝癌。这种肝癌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的发病人员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被称为“癌中之王”。我国85%以上的肝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其恶性程度、病情发展之快超出想象,一般发病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

除了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我国肝癌高发主要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一:饮酒人群。过多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高危人群二:长期熬夜。熬夜到癌症只需要“四步”: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变。这是因为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的排泄毒素,不能进行自我修复。而且长期熬夜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高危人群三:性格内向。这里的性格内向不是指传统意义上那些害羞不爱说话的人,而是指不擅长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的人。这类人虽然可能不抽烟也不喝酒,但是长期郁闷会导致肝郁结,肝癌也很容易找上门。

高危人群四:有肝病史。有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基础性肝病的患者,由于肝功能本身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再加上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等习惯,很容易从一般的肝病转化为肝癌。

高危人群五:食用发霉食物导致肝癌。年国际癌症研究署将黄曲霉毒素确定为Ⅰ类人类致癌物,是科学家较早确立的肝癌病因。有研究表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高发区肝癌发生的主因,黄曲霉素等是主要附因。黄曲霉毒素最容易藏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中,比如花生、玉米、大米等,南方天气潮湿,往往容易使得食物发霉,滋生黄曲霉毒素。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代表没有症状

出现以下这些症状一定要去及时就医

症状一:不规则发热。临床病例中有很多肝癌患者早期会出现出汗、发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源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出现不规则发热。

症状二:肝区疼痛。分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绵绵不断的隐痛,疼痛时轻时重,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短期可自行缓解。这主要是因为肿瘤迅速增大,压迫肝包膜,产生牵拉痛,或是因为坏死物刺激肝包膜导致的疼痛。

症状三:厌食、呕吐、腹泻。这是因为肝分泌胆汁功能减弱,影响对脂肪的吸收,所以才出现厌食、恶心油腻等。还有的会出现腹胀、消化不了、腹泻等,极易被误诊为慢性肠炎,需提高警惕。

症状四:上腹进行性增大的包块。早期肝癌患者,在右肋下方腹部可扪及包块,质地硬,表面不平,有持续增大的趋势。一旦发现,要提高警惕。

症状五:出血。早期肝癌患者,身体一些部位经常出血,比如牙出血、鼻出血、肠胃道出血、皮肤没有磕碰莫名出现瘀斑等。这主要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不能正常工作。

症状六:消瘦、黄疸、腹水、皮肤瘙痒。这些都是肝癌的早期症状,原因不要此一一罗列。

需要提醒的是:预防肝癌,除了戒掉以上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一旦接种成功,即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又能阻断丁型肝炎,还可以预防肝癌。

还需要提醒是:请慎用激素类免疫制剂以及避孕药等药物,如需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擅自使用,更不能长期服用,避免药物损害肝脏导致肝癌。同时记得定期体验。

预防肝癌其实不难

一定要牢记这五条

肝癌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肝癌,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好好治疗病毒性肝炎

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而肝硬化又和病毒性肝炎相关。一般来说,肝硬化在15年左右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癌。如果是由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那么进展为肝癌的速度会更快。现在我国有近1亿的乙型肝炎携带者,万丙肝患者,这些人都有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潜在危险。

教你看懂体检时肝脏的功能指标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叫谷丙转氨酶,这是单位体检时最常检查的项目,正常值是:男9~50U/L,女7~40U/L。转氨酶在肝脏细胞中,一旦肝细胞受损,里面的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在肝损害前期,转氨酶的上升程度与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中毒性肝炎、阿米巴性肝病、脂肪肝、细菌性肝脓肿、肝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管炎、血吸虫病等。严重肝损伤时出现转氨酶与黄疸分离的现象,即黄疸日益加重,而ALT却逐渐下降。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这也叫谷草转氨酶,男:15~40U/L;女:13~35U/L。除了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会升高外,急性心肌梗塞显著升高%

3.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正常值是:男10~60U/L;女:7~45U/L。升高常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阻塞性黄疸、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腺炎等。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安替比林等。口服避孕药会使r-GT值增高20%。

4.其他反应肝功能的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等等。这些指标结合转氨酶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

肝脏的病毒感染指标有哪些

如果怀疑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影响了肝脏功能,就可以检查一个最全面的肝炎检查全套“肝炎分型”。当然,这医院的叫法可能不同,主要包括的项目有: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丁型肝炎病毒IgG抗体、丁型肝炎病毒IgM抗体、庚型肝炎病毒IgG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看到没,几乎所有的可能的肝炎都包含在内,而且是主要指标。如果肝炎分型有了问题,肝脏功能还受损,那一定要引起重视,很可能是病毒性肝炎了。

肝癌的指标

如果怀疑肝癌,当然要做影像学检查,看到病灶确诊,但是如果是体检抽血你可以加上下面这几个项目:

1.甲胎蛋白(AFP)。正常值是0~9.0ng/ml,原发性肝癌AFP量可高出正常数十倍至数万倍,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变肝细胞再生,AFP亦可升高。如果甲胎蛋白在ug/L以上,持续四周;或者是甲胎蛋白在ug以上,持续八周以上,怀疑肝癌的可能性大。

2.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又是这个指标,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人中,该酶多数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其他系统肿瘤多属正常,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GGT阳性率可达90%。但肝癌GGT的测定结果与其他肝胆疾病,尤其与黄疸病例重叠甚多,故单项测定GGT对肝癌并无诊断价值,但若同时测定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和GGT,则诊断价值较大,比如甲胎蛋白阴性,而AKP、GGT上升,尤其在无黄疸、转氨酶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不吃霉变食物

许多霉变的食物里都含有黄曲霉素这种致癌物质,尤其是花生、玉米,一旦发现有霉变,千万不要舍不得扔。

重视脂肪肝

这些年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千万不要小看脂肪肝的危害,长时间的脂肪肝也会刺激肝硬化的发生。而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想要远离脂肪肝,就要控制饮食,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高油脂的食物的摄入,同时每天要保证要适当的运动。

少喝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氧化为乙醛,后者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体内过量积聚会对肝脏造成严重危害。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多种慢性肝病,并且能够增强乙肝、丙肝病毒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作用。

重视肝癌筛查

肝癌虽然恶劣,但通过检查也是最容易早期发现的癌种之一,所以,一定要重视体检: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可每年做1-2次甲胎蛋白化验和B超检查;有肝炎、肝硬化病史及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最好3个月到半年筛查一次。可以查一下肝B超检查+甲胎蛋白

我们都知道,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微量元素,那么它的养肝功效是如何被科学家发现的呢?

——20世纪50年代

法国科学家施瓦茨,发现硒能够有效保护肝脏细胞、预防肝坏死,是肝脏的重要保护因子。这一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拉开了人类研究硒与健康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著名专家于树玉教授等人含辛茹苦16年,深入肝病高发地区,在江苏启东县对13万居民进行补硒对照实验。结果发现:补硒可使肝炎发病率减少35%,肝癌家族病史者的发病率下降50%。

于树玉等专家关于“硒预防肝癌研究”的突破性科研成果,使他们荣获了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授予的“施瓦茨奖”。这是中国人第二次获此殊荣,也是中国科学家阐明硒的机理的重大贡献的又一铭志。

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对硒对肝脏的保护功效做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年《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报道:肝癌、肝硬化、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无病症肝炎病毒携带者体内硒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年《中国传染病学杂志》报道:乙肝患者补硒2个月,血硒恢复正常,转氨酶、胆红素和白蛋白恢复得更好;0年《黑龙江医学科学》也曾报道:乙肝患者每日补硒,连服1个月,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肝区不适以及ALT/AST/TB均可得到恢复。

科学研究充分证实: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乏硒元素,并且肝病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液中的含硒水平越低,而补硒则有利于肝病患者病情的好转。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data-textnode-index="19"data-index="">】

商务合作请联系张经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zspj/25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