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得好,“胃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日常「养胃」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个好胃,吃嘛嘛香,才是人间乐事。
关于养胃,很多人从小就被教导:「喝点粥,养胃」。
事实果真如此吗?赶紧跟着小禾一起来看看常见的4大养胃误区吧!
01
误区一:喝粥、吃面条养胃
粥和面条主要是糊化的淀粉,蛋白质含量低,也几乎没有脂肪。越是软烂的面条和粥,越是好消化。听起来好像正好减轻了胃的消化负担。
其实这没有什么道理。
粥水分较多,到达胃内后,容易稀释胃液,更影响消化。
粥容量大,进食后胃内压力增高,易促使发生胃食管反流。
粥和面条由于提供的热量较少,不仅导致人常处于饥饿状态,还容易导致营养吸收不足,更不利于胃部的恢复。
正确做法:
在「吃不动饭」或者连续大鱼大肉后,短期来点清淡的米粥或是面条调节饮食是不错的选择。
急性肠胃炎发作时可进食几天米粥,可减轻胃肠负担,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
02
误区二:少食多餐养胃
近年来“少食多餐”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少人觉得减少每顿饭的食用量,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有助于减轻吃得过饱带来的胃肠负担,达到养胃的目的。
实际上少吃多餐不能养胃,进食的次数增多,相当于延长了胃的工作时间。
对于胃炎、胃溃疡的患者来说,少吃多餐会反复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量,不仅不利于病情康复,还可能有所加重。
正确做法:
养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有助于让胃的运动细胞、胃酸分泌形成规律,使胃功能更协调,起到养胃的作用。
但对消化不良、胃下垂等患者宜少量多餐。
03
误区三:吃苏打饼干、面包馒头养胃
人体正常的胃是一个偏酸到强酸的一个环境,PH值在0.9~1.5之间,保持这个酸度,能够降低胃部细菌感染的几率。
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会中和胃酸,提高胃部的PH值,导致消化能力下降,杂菌数量升高,很容易得胃炎,提高胃癌风险。
而且酥脆的苏打饼干油脂含量都在20%~30%,所含的钠盐也很高。先不说能不能养胃,光那些超标的油脂,就足以让人敬而远之。
馒头、面包这一类的食物,虽然确实容易被消化吸收,但是营养结构单一。有时候还有更多的糖、盐、油,除了可能导致反酸,还会让你长胖!
正确做法:
苏打饼干不宜过量食用。
不过,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来说,食用少量苏打水或饼干是有好处的。
04
误区四:食用大量水果
吃新鲜水果可以减少胃癌发生,但是有些水果却会让胃很受伤。
像柿子、山楂、枣这些水果内含丰富的鞣质(也称之为单宁)。鞣质在胃内与胃酸、果肉蛋白发生作用,形成胶冻样物质。正常情况下,胶冻很快便被排空进入肠道。
可如果有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这种胶冻在胃内便会越积越多,继续汇集食物里的蛋白和纤维素,从而越变越大,越变越硬,最后胃石就形成了。
胃石在胃内可以压迫导致溃疡甚至大出血,治疗起来也很麻烦。
正确做法:
切忌不要空腹食用大量柿子、山楂、枣等水果。
总之,传说中的各类养胃食物、养胃做法,顶多给胃减轻负担。
要想靠这些食物,让胃重新变得健康,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想获取更多健康服务,科普养胃知识,从此告别坏习惯,拥有健康好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禾臣家康京东商城。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禾臣家康京东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