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肿瘤,人生就意味着灰暗吗?
在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肿瘤外科,有一个小姑娘人气很高。她是很多小朋友的榜样,也是医护人员心中的抗癌小勇士。
这个女孩名叫可可,今年8岁,长得又甜又飒,如今是镜头感极强的时尚小模特。这个爱穿花裙子、爱唱歌的小姑娘,在镁光灯下闪闪发光。在7年前,她和病房里的其他小朋友一样,是个“小光头”。
她的抗癌之路,并不比其他小朋友来得轻松,甚至更加曲折。她前前后后共经历了1次手术、10次化疗。
洗澡时发现腹部包块
村里说是“积食”镇上说是“疝气”
殊不知厄运已降临孩子身上
时间回到7年前,当时可可只有一岁多。由于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只有周末时才回家,平时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可可。在一个平常的周末,妈妈在帮可可洗澡时发现她左侧腹部有个肿块。奶奶说之前她也发现了,并抱着可可到村里的诊所进行咨询。医生说只是小婴儿常见的积食,所以没在意,也没有告诉儿子儿媳。
真的只是积食吗?听完奶奶描述后,不放心的妈妈又抱医院,医生看了看孩子肚子上的肿块,认为只是疝气,做个小手术就行。
爸爸妈妈一听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手术,觉得是个“严重”的疾病,应该到县里再看看。此时,他们还不知道疝气和肿块下的“恶魔”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经过一番检查后,县里的医生确认可可腹部的肿块是肿瘤,虽然没能进一步确认是什么类型的肿瘤,医院建议爸爸妈妈赶紧带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听到确诊结果的时候,我和孩子妈妈直接愣住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可可爸爸依然记忆犹新。
年7月,夫妻俩带着15个月大的可可来到了他们的工作所在地——杭州。
慕名找到浙大儿院“湖一刀”
确诊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类型
可可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复杂
“当时互联网信息已经很发达,我们通过不断地搜索和打听,了解到浙大儿院肿瘤外科王金湖主任和他的团队对儿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很深的造诣。王主任还被广大家长亲切称为‘湖一刀’,所以我们决定前往浙大儿院看看。”可可爸爸说。
之后,可可爸爸挂了王金湖主任的门诊,可可住进了浙大儿院肿瘤外科病房。在病房里,看着这么多因为化疗导致光头的孩子,多愁善感的爸爸一下子崩溃了,电影和新闻上才出现的“绝症”,却降临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从入院检查到确诊的三天里,可可爸爸几乎没有合过眼,学计算机专业的他不停地从网络上搜索信息,彩超结果和癌胚抗原的升高都提醒着他,可可得的是恶性肿瘤无疑。
最终通过影像学和穿刺,可可的诊断结果出来了——肾母细胞瘤三期。
肾母细胞瘤为儿童中最为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75%的病例都发生在5岁以下的孩子中。尽管肾母细胞瘤的总体生存率高达85%,但三期的肿瘤往往不太容易完整切除,治疗也相对复杂。
王金湖主任介绍,可可的情况比一般的肾母细胞瘤复杂。因为发现得相对较晚,肿瘤已经越过脊柱中线与旁边的大血管离得比较近,只能先进行全身化疗再进行定向介入,最后实施手术,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手术带来的风险。
虽然可可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总算有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这让原本在惶惶不安中的小夫妻心里也算有了底,他们收拾好情绪振作起来,开始安排家事,决定尽最大努力让女儿好起来。
治疗中晕厥,感染手足口
意外频发,好在可可都挺了过来
“清华北大的毕业证都不如这张奖状”
这么小的孩子就要面对如此重大的手术,对于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是一次炼狱。医生给了很多安慰,但在一系列文书上签名时,可可爸爸的心还是颤抖的。看着女儿被缓缓地推进手术室,在场每一位亲人的心都是揪着的。
直到主刀医生王金湖主任从手术室出来,似是带着光,让大家冰冻的心都暖和了起来。
“手术很成功,接下来就是化疗了。”王金湖说。
按照治疗方案,可可每隔21医院化疗一次,每次都要提前1-2医院做检查。治疗的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一次可可在治疗过程中直接晕厥,吓坏了爸爸妈妈,好在后来有惊无险,检查后确认是因为缺钾;还有一次可可在治疗过程中感染了手足口病,不得不进行隔离治疗。
“真的很感谢王金湖主任和他的团队,还有护士们,要不是他们的专业治疗和耐心照顾,可可不可能顺利渡过难关,真的特别感谢他们。”可可爸爸说。
终于,在经过术前1次介入化疗,1次静脉化疗,手术切除肿瘤,又进行了8次化疗后,可可战胜了病魔!当拿到浙大儿院肿瘤外科颁发的“生命小战士”奖状时,爸爸激动地说:“清华北大的毕业证都不如这张奖状!”
现如今可可已经康复5年了,也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曾经的小光头也长出了一头乌黑秀发,爱漂亮的她也越来越“臭美”,开始像大姑娘一样有了自己的审美和眼光。
“在抗癌的路上,不要绝望,不要放弃,只有勇敢面对,积极治疗,才能战胜病魔。”可可爸爸说,曾经的噩梦,现在只是一场梦,除了感谢家人亲朋好友的支持鼓励,最想感谢浙大儿院所有的医护人员。
平均每1.5分钟确诊1个
肿瘤已成导致儿童死亡人数最多疾病
浙大儿院聚力打造“儿童癌症研究中心”
王金湖主任介绍,总体而言,儿童肿瘤发病率还是低的,但死亡率高,目前已成为除意外伤害之外,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大“杀手”,也是导致儿童疾病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新增40万名0-19岁肿瘤患儿,平均每1.5分钟确诊1个,20%的患儿在5年内死亡。
“在浙大儿院肿瘤外科,每年就有超过例恶性肿瘤患儿慕名而来,其中一半以上患儿来自于外省,能够顺利治疗的实体肿瘤患儿已超过90%,儿童肿瘤整体生存率能达到80%以上,远高于成人。”王金湖说。
年6月,浙大儿院依托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让每个癌症患儿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治疗”为愿景,正式成立“儿童癌症研究中心”,向儿童肿瘤这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关键难题发起挑战。
“儿童癌症研究中心”向血液肿瘤、实体肿瘤、脑肿瘤、骨肿瘤四大儿童常见肿瘤发起挑战。为了更好地贴合临床,团队还把实验室建立在科室之上,建立起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的高效模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