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病因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临床表现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检查
1.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
镜检可发现癌肿,观察其大小、位置及局部浸润范围。
2.腹部平片
适用于急性肠梗阻的病例。
3.钡剂灌肠
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结肠内带蒂肿瘤的诊断。
5癌胚抗原(CEA)
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大,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诊断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被漏诊。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粪便稀,或带有血液和黏液。
4.腹部可扪及包块。
5.不明原因出现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
想要肠道健康,日常保健不容忽视:
1.降低膳食的脂肪和肉类的含量,增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对结肠的腺瘤应该定期的复查并进行切除。
3.对于结肠的慢性炎症疾病,特别是长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要警惕癌的发生,行肠镜的检查。
4.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结肠癌的发生率增高,应该早日对息肉进行治疗。
5.对健康的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定期的查大便潜血或者每三到五年行肠镜的检查来筛查早期的结肠癌。
6.积极锻炼: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自我放松,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