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二月天,孩儿脸。春季的天气时暖时冷,说变就变,天气变热的时候容易滋生细菌,天气冷的时候病毒也比较多见,流行病会多发。幼儿年龄小,体质弱,往往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会出现一些春天多发的疾病,比如说呼吸道的感染,流行性疾病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春季传染病有哪些?
一、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除毛发和牙齿外,人体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的主要类型。1.结核病传播途径?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含菌的飞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相关研究显示,每个肺结核患者一生可以传染10-15人。2.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有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3.肺结核可以治愈吗?肺结核患者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的疗程后(6-9个月),90%的患者可以被治愈。任何治疗的改变应通过医生决定,如果不按时服药、不完成疗程,易造成结核菌耐药。一旦发生耐药,疗程会延长且容易导致治疗失败。
二、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两者都是由肠道及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非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相同点:
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点:
疱疹性咽峡炎,先发热再长疱疹,而且只有口腔和软腭会长疱疹咽痛明显,手足口病在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出疹后发热多是中低烧,咽痛症状不明显。
1.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1-40℃。(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2.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1)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2)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3.不幸“中招”,如何护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注意隔离(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2)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3)家长也需警惕: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三、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常引起急性肠胃炎,也是食物中毒的常见成因,常和食用未经煮熟的贝壳类海产有关。人们可以从接触被感染的人、食用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感染诺如病毒。在人多聚集的地方,如学校、养老院、酒店、游戏设施场地及邮轮等,诺如病毒可引致急性肠胃炎爆发。
1.症状
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大部分患者一般会自行痊愈,症状通常在1~3天内有所改善。但对于婴幼儿、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2.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
3.潜伏期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最长72小时。4.治疗方法其实急性肠胃炎的治疗原则是一样的,无论是轮状病毒还是诺如病毒感染,只需要补充足够水分(首选口服补液盐),并提供辅助性治疗,一般可于1-3天内自行痊愈。抗生素对此病并无疗效。
四、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病后可或持久免疫。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1.症状
发热,全身性分批出现黏膜斑疹、丘疹、结痂。主要发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2.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结增殖复制4~6天,而后侵入血液并向全身扩撒,引起各器官病变。水疱也常见于口咽部、呼吸道、胃肠道等部位。
3.治疗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抓搔。加强护理,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积极隔离患者,防止传染。
五、做好预防更加健康
1.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合理饮食能增强幼儿机体的抗病和耐寒能力。尤其平时,家长更应注意
幼儿的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忌暴饮暴食。提醒孩子多喝水,尤其在孩子运动过后或感冒发烧期间。
2.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孩子总待在“温室”里,呼吸道无法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感冒病人后更容易患病。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建议家长保证孩子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户外运动,不仅增强体质,阳光中紫外线还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
3.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幼儿寝室及活动场所的卫生一定保持好,注意开窗通风,以减少室内细菌密度。日照是很好的消毒方式。若家里有人患病,要尽量少接触孩子,以免交叉感染。同时提醒大家不要听信偏方请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相信我们家园携手,一定能让孩子们安全度过各传染病毒的高发期,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