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又称急性心肌梗死,是医学领域最危险的病症之一。心梗一旦超过4分钟,将会给大脑和其他器官造成巨大的损伤,严重时还会产生生命危险。医生提醒大家:心梗发作前其实是有“提示信号”的,只不过经常被人们当作小毛病忽略!注意腹部的这个“小问题”,别再因无知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当腹部发生疼痛时,很容易被误判为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有些人甚至认为忍一忍,吃一些肠胃药就可以缓解症状,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看法。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的症状,则要小心是否出现了急性心梗。
临床数据显示,部分心梗患者在发病前的3-24小时之内,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肠胃炎的一些症状,例如腹痛难忍、剑突部位异常疼痛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人的胸腔中不仅仅有心脏,还有其他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器官。
当心梗发作时,血管栓塞的情况会导致靠近心脏的器官,尤其是膈肌周围的内脏出现疼痛、痉挛的情况,而这种疼痛有时候会掩盖过心绞痛,将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腹部疼痛上,因此忽略了心梗的可能性,进而导致病情延误。所以,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时,最医院进行检查,让专业的医生排除病因,避免因自己误判而造成生命危险。
生活中,除了注意心梗发出的信号以外,还可以多做以下几件事,降低心梗发生的几率:
1、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须的脂肪酸,因为人体无法合成,所以只能通过食物进行获取。研究发现,α-亚麻酸在促进心脑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密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此外,α-亚麻酸还能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栓塞形成的可能性,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对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每天喝8杯水要比只喝2-3杯水的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清晨起床和睡觉前最好都要补充一些水分。清晨一杯水可以缓解早晨身体严重缺水的情况,同时稀释血液,避免发生心梗。而晚上一杯水则有利于滋润呼吸道,同时缓解血液粘稠的情况,有利于舒适睡眠。
3、保证睡眠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人就会处在应激状态之下。这样不但会导致血压升高,还会造成血液粘稠,增加发生心梗的概率。因此所有人都要保持每天至少七小时的睡眠,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给血管和心脏造成负担。
心梗一旦发生,将给身体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因此,对于心梗发出的“信号”,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当发生了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医院进行检查,排除病因,避免延误治疗造成生命危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