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流行特征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二)传播途径 以粪—口途径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
3.特异性诊断实验(1)取发病后24~48小时大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见病毒颗粒;(2)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性期粪便滤液中的病毒抗原;(3)用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显著上升者则有助诊断
(一)传染源 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感染后粪便排毒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72小时
潜伏期一般24~48小时起病突然,以轻重不等的呕吐或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粘液我国亦有流行的报道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春季多见
1.雪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数正常或稍高,亦有少数白细胞计数降低
病因
概述
检查
2.粪便检查 大便镜检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诺沃克类病毒为一组属于微小病毒的病原体,诺沃克病毒为本组病毒的原型,系1972年经免疫电镜在美国俄亥俄洲诺沃克城胃肠炎性包块患者粪便中发现其后在世界其它地区又相继发现了多种类似病毒,多按发现时的地区而命名,如夏威夷病毒,蒙哥马利病毒、马林病毒、雪山病毒等,统称为诺沃克类病毒直径25~32nm,圆形,无包膜,似属于dna病毒仅人和猩猩易感本组病毒抵抗力较强,耐乙醚、酸及热,60℃30分钟不能完全灭活
治疗
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
可伴有低热、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病程自限,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
症状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大龄儿童及成人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免疫力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