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疾病预防小知识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告别寒冷,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然而,春天又是个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身体疲劳、头疼脑热是很常见的,鼻炎、流感、肺炎、麻疹、手足口病等疾病也较为多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
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卫生保健,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攻击。其实这些常见病是可以预防的,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春季常见病及其自我预防的方法吧。
1.上呼吸道感染
一年四季都会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时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
自我预防:
1.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
2.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有抗感染功效,并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
3.增加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4.保证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球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
2.过敏性皮肤疾病
春季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是个难熬的季节,易过敏的原因,是由于在春季是花开的季节,花粉比较多。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花粉后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容易导致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甚至可以使皮肤出现过敏的表现。还有在春季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合螨虫的繁殖,螨虫也是容易引起过敏常见的微生物。还有春季的气温开始变暖,太阳紫外线开始变强,紫外线对皮肤也可以造成过敏症状,长期曝晒在紫外线下容易引起皮肤潮红过敏脱皮的现象。
在饮食上有些人也对一些海鲜鱼虾蟹等食物易过敏,在春季这些海鲜也是比较多的时候,所以在春季也容易导致过敏。
自我预防:
1.在正确的时间出去,尽量不要在大风天出去。户外活动减少,不要让花粉等过敏原进入房间。
2.减少瘙痒:喝冰糖银耳汤,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效用。
3.加强皮肤养护,远离过敏。尤其是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4.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和水果并且适当锻炼以增加自身免疫。
3.消化道疾病
主要为急性肠胃炎和食物中毒。急性肠炎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食品导致发病。主要症状上吐下泻。可出现脱水、昏迷等合并症。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性食物中毒。3.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自我预防: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4.手足口病
这种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其实,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不必对此过度紧张。
自我预防:
1.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
3.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最后,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每天拥有好的心情,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卫生和饮食哦!
文/吴冬晴
初审/刘莹莹
复审/王陈
终审/刘阳
排版/刘川琳
新浪微博:
邵阳学院医学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