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腿静脉曲张红肿热痛伴两腿水肿,医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1-7-23 11:59:26   点击数: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多发于30-70岁女性。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曲张可以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患了静脉曲张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机。   

  静脉曲张证属西医的血栓性静脉炎,乃为血管炎症。中医诊断为血瘀证,病属伏邪,邪伏于里。著名老中医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始称为青筋突起。本病多属固疾,实难一蹴而就,以本病的病因病机而言,系多因外受寒、湿而致血淤。因为寒则血脉凝滞,湿则滞塞阻流,寒湿外邪侵袭而致经脉阻滞,滞而不畅,阻而不通,血瘀于内。淤血内阻,脏腑气血不和,寒不得温,湿不能除,而病愈深矣。由此不难看出寒湿之邪实为致病之因,而血淤既是本病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加速本内恶化的促进因素,采用活血化淤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静脉曲张医案一则:

  患者,女,43岁。初诊诉:脚疼六年,加重一周。现病史:患者六年前因脚疼,断断续续治疗,无好转,这周因症状忽然加重,而前来求治。证见:两腿静脉曲张,红、肿、热、痛,伴两腿水肿。听诊:肺及心未听见异常杂音。脉诊:左寸沉细涩,关细数,尺脉弱,右寸沉细,关浮,尺弱。既往史:医院就诊,诊断为“血栓性静脉炎”。曾服阿莫西林胶囊(0.5X2,tid)等抗炎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内服促进静脉回流等活血化淤药物,具体用药不详。同时局部采用热敷、物理治疗等促进炎症吸收,止痛等。家族有高血压史,无药物过敏史。患者诉服中药两天的效果,感觉血管里有一股热流,第一天排便4次,第二天排二次大便,症状明显减轻,嘱继续服用5天,以观疗效。

  二诊证见:左腿仍有曲张,症状较之前有所减轻,右腿疗效明显,无明显曲张,只见小蚯蚓状血管,无明显肿胀感觉。西医诊断:静脉曲张证、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断:瘀热壅滞。病机:病属伏邪,邪伏于里。一诊服七剂后明显减轻。继续服用7剂,以观察疗效。   

  吴隆贵简介:

  副主任医师

  医院退休专家,中国中医学会会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上海、武汉两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曾多次赴国外参加大型医学研讨会,发表省级以上中医学术论文20多篇。擅长针药并用,利用中药膏方剂型扶正固正,治疗各种疑难病,疗效独特,获得国际好评。

  擅长诊治:

  1)静脉曲张、脉管炎、腰椎间盘突出、颈肩腰腿疼、风湿、类风湿、肩周炎、骨质增生;

  2)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偏瘫、糖尿病、痛风、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失眠、四肢麻木、脑萎缩、老年痴呆;

  3)中医男科、泌尿生殖感染、痛风、耳鸣、耳聋;

  4)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肠炎、湿疹、皮炎、咳喘等;

  5)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症等。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详情请点击下面的诚顺和中医馆的原文链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yzyy/25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