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以及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粘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愈难度大,迁延不愈,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有癌变倾向,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被称为“绿色癌症”。
2.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
粘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症状轻的患者每日可排便2-4次,重者可以达每日10次以上。除此之外的症状都不够典型,可有腹痛、腹胀或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口腔反复溃疡、外周关节炎等肠外表现以及衰弱、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
3.危害性
一般来讲,溃结的患者结直肠发生癌变的几率要高于正常人,尤其是广泛性结肠炎还有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长者。并发大出血、肠穿孔等。
4.怎么办?
1)。改变饮食,可能会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尤其是爆发型或合并肠梗阻、肠穿孔及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予以禁食。膳食纤维具有吸收大肠内水分,促进排便的功效,容易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因此,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来说,在疾病活动度的上升期也就是加重期应该减少纤维摄入量,如果能耐受,可以保留牛奶等乳制品,诸如米饭、鱼肉、蒸蛋、豆浆、过滤的蔬菜汁和果汁等含纤维比较少,属于低渣饮食,这种饮食可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减少排便的频率,所以提倡溃结患者采用低渣饮食。但是对于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病变局限于直肠,便秘较腹泻更常见)提倡高渣饮食,合理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排便。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减少甚至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
2)。规范治疗,减少复发,延长缓解期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本病属中医"痢疾"、"肠风"范畴,通过中医药口服辨证治疗改善症状,中药保留灌肠,总有效率90%以上,与纯西医治疗组对照有显著差异(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就诊地点:建水县翠屏路医院门诊三楼肛肠病科诊室住院楼11楼肛肠病科住院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