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案例
26岁的患者张女士:
半年前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到院就诊医生建议做胃镜检查,她以“害怕做胃镜”拒绝,随后反复出现胃胀、胃痛,但她都选择吃消化片和止痛药缓解。
直到一周前,她胃痛难忍、止痛药吃下去毫无效果,才再次到院就医、接受胃镜检查发现溃疡性病变,初步诊断为癌,正在进一步病检。
从“不舒服”到“癌变”,胃至少发出10次“求救”信号!一个正常健康的胃在正常的饮食范围内在正常工作范畴内是不会感觉胀痛难受的当你觉得难受、疼痛时是它在向你发出信号提醒你:要去做检查、要做“检修”!不要无视它像你发出的任何一次求救!每一次“不舒服”,都是一次提醒!每一次“忽视”,都是对疾病的纵容!每一次“吃药”,都是给恶化穿上“隐形衣”!没有症状要做好疾病防治,有症状要去检查!胃癌前期没有症状,
不要等“报警信号”才去检查!
你觉得胃癌离你很遥远!你觉得胃癌来临一定会发出报警信号!其实不然。
记住:胃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出现症状时候,其实不再是早期了。
其实一次胃镜检查不仅能查出胃癌,
早期胃病也“一览无余”
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对例早期胃癌的症状进行分析,发现早期胃癌病人的症状分布特点:上腹部痛占83.3%;
上腹部不适占36%;
胃部闷胀感占37.8%;
食欲减退占39.5%;
返酸占37.5%;
消瘦占33.8%。
这些症状和普通胃病症状,
没有什么区别!
而黑便、贫血、消瘦、腹部包块、疼痛性质改变等症状,往往回天乏术了!
而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胃癌,治愈率天差地别!
早期治愈率90-97%,进展期5年存活率30%!
但是在我国确诊的胃癌中,90%是中晚期!
一旦是进展期胃癌,即便没有转移,也都需要开刀、切除大部分胃、甚至全切胃,术后的生存质量可想而知;
胃癌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分别为:I期92%、II期77%、III期46%、IV期8%。
因此,可怕的不是胃癌,可怕的是我们发现的太晚,我们不去做检查!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胃癌、提高生存率的唯一办法。
除了检查,
日常如何做好胃癌预防?
1尽早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主要元凶之一,是一级致癌因子,在无症状时候根除,可最大程度上预防胃癌。通过碳13或碳14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阳性,建议成年人根除。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2良好习惯并积极治疗胃病
规律进餐,不暴饮暴食。少吃过烫、过冷、过酸、过咸、过甜食物,食物尽可能烹制的易于咀嚼和消化,并充分咀嚼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积极治疗胃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比如息肉、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340岁后,定期做胃镜检查
一期胃癌相对病情较轻,及时切除病变部位,几乎可以痊愈。但大多数的一期患者,是在做胃镜筛查的时候发现的。目前我国还有许多人不愿意做胃镜,以为会有其他替代手段,实际上,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唯一利器,无可替代!(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的肠炎为何总是反复发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