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
这生病,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的不痛不痒却可能致命,有的不伤性命却折腾的人生不如死……
这回就聊一聊“拉稀”这件让人及其不爽的事。
拉稀,又称作腹泻(diarrh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
人为什么会“拉稀”?
首先,一般情况下的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是当胃肠道内存在不利于健康的物质时,消化系统自我清洁的一种办法,通俗点说就和我们在家给马桶冲水时一样的。O(∩_∩)O胃肠道减少水分的吸收并且分泌大量液体,导致粪便中水分增加,然后就“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其实更像泥石流……)
其次,病理状态下的腹泻又有几种不同的机制,这个涉及到专业知识了,不作为科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腹泻的病理生理”
“拉稀”了我该怎么办?
第一,要先弄清楚是为什么会这样,先找到病因才能知道对策。
腹泻病因包括:长篇大论懒得写了,直接引用百度吧反正都是按照教科书写的……
病因
1.急性腹泻
(1)感染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2)中毒食物中毒如进食未煮熟的扁豆、毒蕈中毒、河豚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3)药物泻药、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
(4)其他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等。
2.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肠黏膜本身病变、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功能缺陷、消化能力不足、肠运动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肠道外肿瘤均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可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包括:。
(1)肠道感染性疾病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肿瘤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4)小肠吸收不良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5)肠动力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
(6)胃部和肝胆胰疾病①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②萎缩性胃炎;③慢性肝炎;④肝硬化;⑤慢性胰腺炎;⑥慢性胆囊炎。
(7)全身疾病①甲状腺功能亢进;②糖尿病;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④系统性红斑狼疮;⑤烟酸缺乏病;⑥食物及药物过敏。
上面提到两个概念: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啥意思?
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在2~3周之内,可分为水样泻和痢疾样泻,前者粪便不含血或脓,可不伴里急后重,腹痛较轻;后者有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和腹部绞痛。感染性腹泻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小肠感染常为水样泻,大肠感染常含血性便。
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排便在3次以上,便稀或不成形,粪便含水量大于85%,有时伴黏液、脓血,持续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粉色较深,多呈黏冻状,可混血液,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粪便不成形,可成液状,色较淡,量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肠吸收不良者,粪便中可见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残渣,有恶臭。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引起的腹泻,粪便常带脓血。肠易激综合征和肠结核常有腹泻和便秘交替现象。因病因不同可伴有腹痛、发热、消瘦、腹部包块等症状。
好了,回到正题,腹泻了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为啥会这样,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吃了没有加热充分的食物?去了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然医院就诊,把自己想到的可能导致腹泻的原因告诉医生,再然后就是需要作必要的检查,比如血常规、粪便常规、生化系列,必要的时候应该进行X线检查,除外一些疾病。
说真的,常见的腹泻还是以肠道病毒感染和食物中毒多见,细菌感染的相对要少,所以要依据血常规的结果分析是不是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有时候反而会造成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加重腹泻病情。
如果常规检查不能确定病因,那么就可能需要住院详细检查了,比如肠镜检查、CT检查等等……
我什么时候能恢复健康?
一般来说,既往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一般腹泻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多有“自限性”,1周左右多数可以自愈的。生病期间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水分,补充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喝酸奶调节肠道菌群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剩下的就是和你的治疗医师充分沟通,Ta们会更细致帮你解除病痛的!
PS:小宅医生是邢文婷的大姐姐——小猫米的爸比哦~
PPS: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访问原文地址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