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或直肠中的癌症。多数结直肠癌由息肉发展而来。息肉是结肠或直肠粘膜组织的异常增生。腺瘤是最有可能发展成癌症的一种息肉。结直肠癌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全球有约万名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有超过60万名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于结直肠癌。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约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20%。结直肠癌预后与其疾病分期密切相关,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IV期患者只有略大于10%的生存率。所以,早期诊断是提高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关键。然而,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经常是没有症状的,所以结直肠癌的筛查才如此重要。筛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挽救生命:
1在癌前息肉转为癌症之前将其找到并切除;2发现早期癌症,此时最易于治疗。你需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吗?根据现有证据,美国多个研究机构联合指南建议:所有男性和女性从50岁开始都应该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如果有额外的危险因素,如一级亲属被确诊为结直肠癌,则筛查需要从更早开始。对于高风险家族(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或炎症性肠病病史),建议早期实行更专业和严格的筛查方案。然而,我国人口众多,筛查目标人数巨大,基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更为合适。年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推荐:符合以下①和②~③中任一项者列为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①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③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或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有哪些方法可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目前有几种方法可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检,各有优缺点:
1大便隐血试验建议采用免疫法检测,较少出现假阳性结果。
优点:简单、费用低、可在家中采样。缺点:每年都要做;在检出癌症方面的有效性最低;不能确诊癌症,只是检查大便中是否带血,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还是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
2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查看直肠和低位结肠有无肿瘤或息肉。优点:快速,检查时间短,不需要严格的肠道准备,无需镇静剂。缺点:只能检查到三分之一的结肠,另外三分之二的结肠没有检查到;如果发现息肉,病人还是需要做结肠镜检查。3结肠镜检查这种方法可检查整个结肠并切除癌前息肉。是唯一的一种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的结直肠癌筛检方法。优点:可检查整个结肠,因此是彻底检查结直肠的最佳方法;息肉(包括微小息肉)的检出率高,而且可在检查过程中立即摘除小的息肉;检查时通过静脉注射镇静剂,确保病人的舒适;被以下组织视为优于其他所有筛检方法的“金标准”: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美国胃肠病学协会(AGA),美国胃肠病学会(ACG),以及美国癌症协会(ACS)。缺点: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结肠穿孔或出血(切除息肉时);检查前需要彻底的肠道准备以清洗结肠。
4气钡灌肠造影检查使用灌肠剂,并同时将空气泵入结肠,进行X线结肠造影检查。优点:无需使用镇静剂;风险很小。缺点:使用X光辐射;可能会漏诊部分息肉或增生;如果发现息肉,病人还是需要结肠镜检查。
5CT结肠成像(或称为“虚拟结肠镜检查”)研究表明CT结肠成像对于发现中等大小的息肉以及大息肉很有效,但发现不了小息肉。对于不能做结肠镜或检查失败的低危患者来说,CT结肠成像也许是较好的替代方法。优点:可检查整个结肠;中等大小息肉和大息肉的检出率高;低风险。缺点:肠道胀气可能令人不适;不能有效检出小息肉;使用X光辐射;如果发现息肉或其他异常,还必须做结肠镜检查。6其它方法:如基于血液的DNA甲基化、蛋白质标记物和粪便DNA检测、胶囊内镜等,但到目前为止,它们在诊断性能和成本效益方面都没有竞争力。所以,对于健康人群来说,50岁以上有条件者首选每十年进行结肠镜检查筛查结直肠癌,不能做结肠镜检查或检查失败者,可选择CT结肠成像。对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需要和医生商量,可能需要提前和更加频繁地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无条件,也可选择每年进行大便隐血筛查,每五年进行乙状结肠镜筛查。大便隐血阳性患者应进一步结肠镜检查。如果结肠镜发现腺瘤、锯齿状腺瘤、大的增生性息肉(大于1cm)、混合型息肉以及位于近端结肠的增生性息肉都应该切除。
结肠镜安全吗?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与胃镜类似,发生出血、穿孔或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略大于胃镜(胃镜并发症发生机率约为0.1%,结肠镜发生机率约为0.2%)。在没有镇静或麻醉的情况下,结肠镜检查过程患者会感觉腹胀、腹痛等不适。建议无麻醉禁忌症者选择无痛肠镜检查。少数不适合麻醉的患者只要在检查过程中能放松身体,积极配合,也是可以顺利完成检查的。
如何选择优质的结肠镜检查?参考美国胃肠内镜协会建议,在您准备进行结肠镜检查前,了解以下问题将有助于您选择安全优质的医疗机构:检查者是否经过正规培训?如果是,在培训期间是否至少完成例结肠镜检查?
检查者是否每年进行例以上结肠镜检查?
检查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到达盲肠的例数是否大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