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说疝系列三ldquo是不是疝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21-3-15 14:35:41   点击数:
 在前期的讲解中,我提到临床医生开彩超检查最想知道的就是“是不是疝?”。可能很多超人童鞋们会觉得这个简直太小儿科了,咱们超声可是能够很把疝的整个走行看得清清楚楚的呢。确实,对于大部分的腹股沟疝,我们超声能够看到它从腹腔向外穿出的全过程,这时候诊断确实是没什么难度的。然而,临床上总有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当我们遇到那些长得不太正经的正品和某些高仿A货时,“是不是疝”就真是个问题了:一、纯囊性的斜疝和精索鞘膜积液这在儿童身上不是个问题,因为小儿多为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与腹股沟疝基本可以算是一码事。但是成人的精索鞘膜积液如果累及的范围较大,单从超声图像上鉴别就不太容易了(纯囊性斜疝的疝口非常小,超声往往难以识别)。小提示:遇到这种病人,加压看包块能不能缩小或者询问包块有没有时大时小的表现,有助于我们的判断。二、是疝还是包?傻傻分不清。中国有句老话叫“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shit也是shit”,然而不管是不是,洗干净就行了。但腹股沟区出现肿块,是不是疝就必须得整明白了,手术方式可完全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病例:老年男性患者,因腹股沟包块来院就诊,与其沟通较为困难,无法确认是否存在“包块时大时小”的症状。宽景成像:示包块上端达腹股沟管水平,下端达睾丸上方:

包块的上端似有蒂状结构向上延续:

关于这个包块是啥,外科大夫查体吃不准,CT和超声各执一词,于是加做了一个MRI,但也未能明确诊断。影像学诊断的不一致直接导致患者在普外和疝外科之间转了两次,最后手术病理证实是个“脂肪肉瘤”。再看一例女性中老年患者,同样因为腹股沟包块来就诊,自诉包块有“大小变化”:超声表现为囊样包块,可见蒂状结构向上延续:本例患者我当时诊断“腹股沟区囊实性病灶,不除外腹股沟疝”。但手术结果提示为:囊性间皮瘤。因此,蒂状结构并不能证明包块与腹腔相通(但加压后包块内液体减少可以)。我们在检查腹股沟疝的时候,如果没能明确看到包块与腹腔的直接关联时,勿要轻易诊断“腹股沟疝”。三、“容易被觉得不是疝”的股疝但世事无绝对,有一种疝我们只要看到了蒂状结构,即使与腹腔的关联不明确,也不妨大胆猜一猜。它就是“股疝”。由于股疝是先垂直向下穿过股管,再突然向前穿出卵圆窝,这种急转弯的结构导致疝颈被压得很小,导致我们往往仅能看到一个蒂状结构。因此,它也被宁波一院的薛念余老师称为“一个容易被觉得不是疝的疝”。(下划线部分为超链接,点击可观赏原文。)从解剖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股疝的疝囊位于大腿根部、股静脉的内侧,因此在这个区域出现的囊性、囊实性包块,伴有向上走行的蒂状结构特征的包块,不妨大胆猜一猜“股疝”。股疝一例:再欣赏一例股疝的视频(本病例由医院的吴举同志提供)下面做个本篇的技术总结:1、看到包块与腹腔相通的直接征象,才能诊断腹股沟疝;2、蒂状结构不足以证明包块与腹腔相通;3、加压后包块缩小、液体减少可以作为包块与腹腔相通的依据;4、大腿根部、股静脉内侧具有蒂状结构的包块,需要考虑股疝的可能。今天就讲到这里,亲爱的超人童鞋们你们都掌握了吗?有问题或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yzyy/24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