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感冒发烧、肠胃不适、
或者刚做完手术时
一定听到过医生的这句叮嘱:
“最近恢复修养期要饮食清淡一些。”
一听到这句话
很多人就开始荤腥不沾、油盐不碰
一日三餐不是白粥咸菜或者青菜豆腐
如此一来
反倒是将医生口中的
“清淡饮食”理解错了
长期这样错误地吃
不仅不利于身体
正常营养的摄入和机能的恢复
反倒会损伤身体健康。
生活中对“清淡饮食”的常见误区真正的清淡饮食指的是在营养合理搭配且全面充足的情况下,将食用油和盐的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刺激且易消化的饮食方式。但生活中不少人所认为的“清淡饮食”往往陷入了一些误区,最终也并不符合这几项标准,非但不利于营养的均衡摄入,还会导致体质下降,更易被病毒或疾病侵袭。
误区1清淡饮食=白粥+咸菜乍一看白粥确实属于不刺激肠胃且易消化的食物,似乎是符合“清淡饮食”的标准的,但从“营养均衡充足”这一点来看,白粥远远是不及格的。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需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则需摄入25种以上食物,而白粥的营养成分太过单一,除了含有一些碳水化合物外,缺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大病初愈的恢复修养期如果一直只吃白粥,反倒更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
同时,白粥看起来清清淡淡,实际上GI(升糖指数)很高,例如蒸米饭的GI值是83.2,吐司面包的GI值是91,麦片的GI值是64,而白粥的GI值则高达。因此血糖有问题的人反倒不适合喝白粥。
误区2清淡饮食=只吃素不吃肉越是在生病期间,身体越需要蛋白质的补充,以提高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和人体各器官机能的正常运转。
而鸡、鸭、鱼、虾、牛、羊、猪肉等都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脂肪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等,是日常饮食中营养合理均衡搭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味地吃素不仅会导致体内蛋白质摄入不足,同时还会缺乏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导致免疫力降低,更加不利于慢性疾病的控制与康复。
真正的清淡饮食应该怎么吃01从烹饪方式方面清淡饮食的特点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味道清和平淡不刺激,营养搭配丰富均衡,容易消化吸收。在烹饪方式上建议采用蒸、煮、烩、炖、汆、凉拌的方式。
限制油的摄入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但过量摄入于身体健康无益。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烹饪油尽量控制在25g-30g。
调味少盐少糖日常烹饪时,可以在菜肴快要出锅时在加盐,既可以保证味道鲜美又可以减少盐的摄入量。除了食用盐之外,味精、鸡精、酱油、豆豉等咸味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的盐,烹饪时也要注意减少添加量。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g,摄入糖则不要超过25g。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材和调料辛辣刺激性食物除了辣椒还包括胡椒、咖喱、芥末、八角、茴香等调味料,洋葱、韭菜、大蒜、葱、姜、都属于刺激性食材。
02疾病恢复期需要注意的细节发烧时需要多摄入蛋白质发烧时,食欲下降,胃肠道功能也下降,但此时身体的蛋白质与能量的消耗也有所增加,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和能量。
如果持续发烧,吃清淡的半流质、甚至流质食物更合适,但如果只是普通感冒并没有发热症状的话,就不用特别忌口,注意营养均衡搭配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即可。
口腔或颌面部手术后忌食过烫食物刚刚做完口腔手术或部分颌面部医美手术后为促进创口尽快愈合以及避免食物对创口造成刺激,需要尽可能减少咀嚼动作。
此时食用的食物不仅需要清淡,还应呈流体状态或可以入口即化,且不宜过烫,温度不要超过40℃。
急性肠胃炎少吃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患有急性肠胃炎,胃肠道需要获得充分的休息,以保证受损的胃肠道粘膜能够尽快修复,所以饮食要注意少吃易产气的食物,例如黄豆、红薯、坚果、粗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刺激胃肠道粘膜。
本文部分信息与图片均整理自网络,文章仅用于信息交流,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关资质的医疗人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