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腹痛不简单
儿童腹痛分三类:
一是内科性疼痛
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腹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传染病,即败血症,带状疱疹,铅中毒等。
二是外科性疼痛
有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回肠憩室炎并发穿孔梗阻,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肾盂积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睾丸蒂扭转,髂窝脓肿等。
三是非特异性腹痛
非特异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身疾病,患病率在5~10%,呈发作性,持续一段时间可自行缓解;疼痛一般不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部位不定,以上腹部或者脐周为多见;临床或实验室检查往往没有阳性发现。原因不明,可能与情绪因素、家庭成员的过度焦虑有关。可表现为学校恐怖症、儿童抑郁症、进食障碍、儿童癔症等,现实生活中多会被认为是装病。
腹痛的原因有一百种,就问你怕不怕。
2
宝宝腹痛,医生不慌
凭借专业知识储备及多年经验积累,儿科医生会在病史询问和详细查体中抽丝剥茧:
首先,医生会对孩子腹痛的诱因、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做一个详细的询问。例如宝宝上一餐吃了什么,腹痛发生前在做什么,有没有可能吞下玩具,在托幼机构的状况,最近的大小便情况等。
同时,详细查体很重要。医生会了解患儿有无腹部压痛、包块、皮肤异常、听诊异常等。
然后,结合现有线索给出初步判断,进而开具针对性的检查,如血、大小便、彩超、X线片等。
最后,结合孩子的各种表现,仔细查体、综合分析、动态观察,才有可能诊断清楚。
3
宝宝腹痛,家长怎么办?
面对一个腹痛的患儿,家长最重要的是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①不可随便给孩子吃药。例如家长凭经验囤的抗生素、促消化药、止痛药等都是不妥当的。
②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例如逗一逗,看宝宝还会不会笑;看到平时喜欢的玩具,是否还愿意玩一玩。
③不要强迫宝宝进食,也不要拒绝宝宝进食的请求,可以给少量柔软、流动性好的食物。
④努力回想宝宝最近的排便情况,以及在家中或幼儿园是否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件。
⑤家长储备育儿知识,根据孩子腹痛的部位初步判断孩子可能的不适,也可避免就医前过度紧张。
如果孩子出现了疼痛位置的移动,皮肤变得苍白,持续呕吐或呕吐物中带血,大便带血,拒绝进食和饮水,排尿困难或疼痛、发热,以及其他家长非常担心的情况,请即刻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孔望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儿童健康管理、听力筛查、视力筛查、智力筛查、骨密度测量、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等。
-。
扫码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