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引发间质性肾炎怎么办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17-12-15 23:51:08   点击数:
 

肾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罕见并发症,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当使用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时可发生特异质反应导致间质性肾炎。本文报道了2例同卵双胞胎UC患者使用5-ASA治疗后引发间质性肾炎的病例。

病例资料

病例1

患者女,48岁,于年5月因下腹痛、腹泻和厌食入院。结肠镜检查和活检结果提示UC,累及全结肠。给予美沙拉嗪mg/天治疗后缓解。年8月因血肌酐(SCr)水平升高(图1)再次入院。因患者为女性,肌酐水平较高(2.0mg/dL),具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未行肾活检检查。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主要基于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增加,而非肾活检检查结果。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饮食治疗。年10月,诊断有胆结石和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期间给予两剂量头孢唑啉,未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术后肾功能恶化。虽无尿毒症表现,但建立动静脉内瘘,以减缓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速度。

图1病例1血肌酐、C反应蛋白变化

病例2

患者女,51岁,于年10月因间歇性腹泻6个月入院(图2)。治疗前,SCr水平为0.88mg/dL,尿液分析无异常。给予美沙拉嗪mg/天治疗,SCr水平保持稳定。美沙拉嗪治疗3个月后诊断为轻中度糜烂,美沙拉嗪剂量增至mg/天。一周后,病情恶化(C反应蛋白(CRP):14.79mg/dL;SCr:1.83mg/dL)。无临床缓解,且出现疑似美沙拉嗪过敏反应,故停用药物。给予抗炎治疗和对乙酰氨基酚,症状得以改善(CRP:1.58mg/dL;SCr:1.65mg/dL)。症状缓解后,患者未服用UC治疗药,SCr水平保持稳定(1.58-2.11mg/dL)。年5月因肾功能损害入院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发现其与病例1患者为同卵双胞胎。

图2病例2血肌酐、C反应蛋白变化

入院检查

病例1患者SCr水平增至5.14mg/dL,血清电解质浓度和CRP正常。超声显示肾脏偏小(右:85×40mm;左:87×40mm),无阻塞或血管异常,双侧肾脏肾实质强回声。尿蛋白:0.3g/gCr,无管型或红细胞。尿β2MG和α1MG排泄增加(分别为μg/L和.8mg/gCr);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正常(5.0U/gCr)。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CA)阴性。

病例2患者CRP和SCr分别为0.74和1.60mg/dL,尿β2MG和α1MG排泄增加(分别为μg/L和66.4mg/gCr);年5月检查NAG正常(3.6U/gCr),ANA,抗dsDNA抗体和ANCA阴性。肾脏超声检查显示肾脏大小和形状正常。肾活检显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中度间质纤维化伴轻度肾小管萎缩(图3)。肾小球系膜基质轻度增加,未见新月体。免疫荧光检查无异常。负荷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诊断。病例1和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DRB1*。

图3病例2肾活检;(左)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弥漫性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肾小球保存(PAS染色,放大倍数×40);(右)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HE染色,放大倍数×)

鉴别诊断

上述两例患者肾损伤的原因可能由5-ASA肾毒性所致。另一可能原因为UC遗传倾向或肠外表现。

治疗

病例1患者最初使用美沙拉嗪治疗,但在年3月因轻中度UC发作停药。停用美沙拉嗪后拟给予激素和粒细胞/单核细胞吸附(GMA)治疗。患者拒绝药物治疗,行GMA治疗(10次/周),包括Adacolumn治疗,持续时间分钟,血流速30mL/min。

病例2患者肾活检结果显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给予泼尼松30mg/天。因患者有糖尿病,激素治疗可引起葡萄糖耐量加重,给予GMA维持治疗。此外,患者姐姐使用GMA可有效控制疾病,故给予病例1相同的治疗方法,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年8月泼尼松龙递减至10mg/天,维持治疗。年8月尿β2MG和α1MG水平有所改善(分别为mg/L和22.04mg/gCr)。

预后随访

病例1患者获得临床缓解。SCr水平于年5月逐渐降至4.79mg/dL。病例2患者SCr水平维持在1.86mg/dL-1.96mg/dL。

讨论

间质性肾炎是同卵双胞胎UC的罕见并发症。遗传因素是其原因之一,具有UC家族史的患者,肠外表现敏感性增高。HLA系统是UC患者易感性的重要决定因素。HLA-DRB1*09是日本常见的DRB1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虽然HLA-DRB1*09与UC总发生率率无显著相关性,但研究报道,40岁或以上的UC患者HLA-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

5-ASA广泛用于IBD治疗,英国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使用5-ASA的IBD患者肾脏病的发生率为0.17//年。5-ASA可能是导致该类患者的可能性原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示,5-ASA肾毒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4×;OR:3.1),30%的患者停药后可完全缓解,10%的患者需终身肾脏替代治疗。虽然UC的病因尚不明确,但髓系白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和激活是IBD恶化和进展的潜在重要因素,因髓系白细胞可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因此,GMA已成为UC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病例1患者使用GMA可有效控制症状,病例2使用GMA也得以改善,两例患者肾损伤均减小。

医脉通编译自:Interstitialnephritisassociatedwithulcerativecolitisinmonozygotictwins.BMJcasereports.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yfzl/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