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理论题库??(一)诊断学题目1、发热的分度??答:?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常见发热的热型有哪些?其定义以及各见于哪些疾病??答: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驰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又称败血症热型。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致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于无热期反复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交替一次。常见于霍奇金病、回归热等。?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肺炎及渗出性胸膜炎等。
3、产生水肿的几个主要因素?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答: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1)钠与水的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右心衰竭;(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血清清蛋白减少;(5)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鉴别点?肾源性水肿?心源型水肿?开始部位?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发展快慢?发展常迅速?发展较缓慢?水肿性质?软而移动性大?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伴随病征?伴有其他肾脏病征,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伴有心功能不全病征,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
4、简述现病史的定义及书写内容??答: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书写内容:起病的情况和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和诱因;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伴随症状;治疗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5、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答:??咯血?呕血?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心脏病等?消耗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出血的血色?鲜红?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数日?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痰中无血
6、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答:(1)腹腔器官有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等。?(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等。?(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等?(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和门静脉血栓形成。?(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等?(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等。
7、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区别??答:?项目?溶血性?肝细胞性?肝汁淤积性?TB?增加?增加?增加?CB?正常?增加?明显增加?CB/TB?15%-20%?30%-40%?50%-60%?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加?轻度增加?减少或消失?ALT、AST?正常?明显增高?可增高?ALP?正常?增高?明显增高?GGT?正常?增高?明显增高?PT?正常?延长?延长?对Vit?K反应?无?差?好?胆固醇?正常?轻度增加或降低?明显增加?血浆蛋白?正常?Alb降低Glob升高?正常
8、意识障碍的概念?以及按其程度不同各表现如何??答: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根据程度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具体如下:?(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2)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认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3)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患者身体)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其程度可分为三阶段。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可存在。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9、生命征的概念?其中体温的测量方法及其常见值??答: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测量体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1)口测法:正常值为36.3-37.2℃;?(2)肛测法:正常值为36.5-37.7℃;?(3)腋测法:正常值为36-37℃。
10、常见的体位有哪几种??答:常见的体位有以下几种:?(1)自动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2)?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3)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临床上常见的强迫体位可分为以下几种:强迫仰卧位;强迫俯卧位;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强迫蹲位;?强迫停立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位。
11、扁桃体增大的分度方法??答:扁桃体增大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为一度;超过咽腭弓为二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三度。
12、神经反射包括哪几种?请写出各种反射的名称。?答:(1)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发射。?(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3)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nh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Gonda征;?Hoffmann征;阵挛:踝阵挛,髌阵挛。?(4)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rniy征;Brudzinsk征。?(5)Lasgu征。
13、触诊到腹部包块时,应注意哪几点??答: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压痛、搏动、移动度及其和临近脏器的关系。如肝癌位于右上腹,多较大,表面坚硬凹凸不平,压痛则不明显,多无搏动,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
14、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可出现哪些症状及体征??答:症状:心悸、头晕、心绞痛。?体征:视:心尖搏动而向左下移位,范围扩大;?触: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叩: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凹陷,靴形心影;?听: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叹气样舒张期杂音,递减型,可传到心尖,可有Austin?Flint杂音。?此外有:脉压增大,水冲脉,颈动脉搏动、点头征、毛细血管搏动、射枪音和Duroziz双重杂音。15、试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听诊特点。?答:??最响部位?音调?持续时间?S1?心尖?低?长?S2?心底?高?短16、叙述急性左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答:临床表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达30~40次/分,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者可有神志模糊,休克。两肺布满湿啰音、哮鸣音,S1减弱,频率快,奔马律,P2亢进。?发生机制:心肌收缩力严重减弱或返流使心排量急剧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肺毛压升高,形成急性肺水肿。17、简述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答:(1)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等器官有无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感染等;(2)了解消化状况,粗略地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3)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筛选;(4)检查粪便中有无病菌。18、简述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答:(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量肾功能受损的定量试验;(2)尿渗量、血浆渗量:远端小管功能;(3)浓缩稀释试验: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功能;(4)酚红排泌浓缩稀释试验:远端小管的排泄功能;(5)血BUN、Cr(血肌酐):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19、在进行临床思维时必须牢记的常用的几项原则是什么??答:(1)实事求是原则;(2)简化思维程序原则;(3)“一元化”原则;(4)用发病率观察选择诊断原则;(5)按发病机制和治疗需要选择诊断的原则。20、列表说明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答:?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外观?淡黄,浆液性?不定,可为恶性、脓性。乳糜性等?透明度?透明或微黄?多浑浊?比重?低于1.?高于1.?凝固?不自凝?能自凝?粘蛋白定性?阴性?阳性?蛋白定量?25g/L?30?g/L?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细胞计数?常×/L?常×/L?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根据不同病因,分保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学检测?阴性?可找到病因菌?积液/血清总蛋白?0.5?0.5?积液/血清LDH比值?0.6?0.6?LDH?IU??IU21、对下列心电图,你作出何诊断???答:心房颤动。(1)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2)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3)频率-次/分;(4)RR间期绝对不整。??(二)心血管内科题目1、STEMI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口及判断溶栓成功的标志??答:时间窗口:起病时间12小时,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若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可考虑。?溶栓成功的直接依据:①根据冠脉造影直接判断。?溶栓成功的间接依据:②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溶栓后2小时内回降50%;③胸痛于2小时内基本消失;④溶栓后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⑤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2、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是什么??(1)症状:①程度不同的劳力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②咳嗽、咳痰、咯血;③乏力、疲倦、头晕、心慌;④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2)体征:①肺部湿性罗音,双肺对称细湿罗音,随病情轻到重,肺部罗音从局限于肺底至全肺;②心脏体征:一般有心脏扩大,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及基础心脏病体征。?(3)X线:肺淤血征象: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肺野模糊,KrlyB线(4)超声心动图:EF值50%或E/A1。3、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是什么??答:(1)症状:①消化道症状:腹胀、恶心、呕吐;②劳力性呼吸困难,多见于继发于左心衰或分流性先心病及肺部疾病致右心衰。?(2)体征:①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②颈静脉征,致静脉怒张,搏动增强,肝颈返流征阳性;③肝脏肿大;④心脏体征:可有三尖瓣返流杂音。??(3)?超声心动图:EF值50%或E/A1。4、急性STEMI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医院后30分钟内开始静脉溶栓或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以挽救频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5、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答: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导致缺血性心绞痛。6、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哪些??答: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抬高心肌梗死;ST抬高心肌梗死。7、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分类?答: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ACEI;ARB;α受体阻断剂。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其发作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那些,药物治疗首选什么??答:非药物治疗:①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包括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诱导恶心等;②食管心房调搏术;③直流电复律。?药物治疗:包括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心律平等,首选腺苷(6-12mg快速静注)。起效迅速,半衰期短于6秒。9、高血压的诊断及分级?答:诊断: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收缩压大于或等于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分级:?1级高血压SBP?-mmHg或DBP?90-99mmHg;?2级高血压为SBP?-mmHg或DBP?-mmHg;?3级高血压为SBP≥mmHg或DBP≥mmHg。10、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应注意事项??答:应小剂量开始渐增至较大剂量,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停用时应逐步减量,如突然停用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低血压、哮喘、心动过缓及Ⅱ度以上的房室阻滞患者不宜应用。11、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特点??答:(1)部位:胸骨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到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颈、咽、下颌;?(2)性质:压抑发闷或紧张感,发作时需停止原来活动;?(3)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和吸烟;?(4)持续时间:多为3—5min或15min以内,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5)缓解方式:停止原来诱因或含服硝酸盐类药物几分钟可缓解。12、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答:临床特点:?(1)症状:心室率>次/分时,可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大;(2)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律绝对不规则(心律极不规则);脉搏短绌;(3)心电图: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及振幅均变化不定的f波,频率约-次/分;②心室率极不规则;③QRS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治疗原则:积极寻找原发疾病和诱因,作相应处理。针对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主要有:减慢心室率、转复心律、预防栓塞并发症。13、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答: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超过umol/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病);?重度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14、感染性心内膜炎的Duk诊断标准是什么??答:凡符合两项主要诊断标准,或一项主要诊断标准和三项次要诊断标准,或五项次要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主要诊断标准:?(1)2次血培养阳性,而且病原菌完全一致,为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致病菌;(2)UCG发现赘生物,或新的瓣膜关闭不全。?次要诊断标准:?(1)基础心脏病或静脉滥用药物史;(2)发热体温38℃;(3)血管现象,栓塞、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淤点及Janway损伤;(4)免疫反应,肾小球肾炎Oslr结节Roth斑及RF阳性;(5)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主要诊断标准;(6)UCG发现符合感染性心内膜,但不符合主要诊断标准。15、什么是高血压脑病?答:血压突然明显升高,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局灶性或全身抽搐、呕吐和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是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脑血流自身调节,脑组织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16、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明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静脉压明显上升,可出现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等。
17、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依据?答:(1)症状: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2)典型体征:二尖瓣面容,在心尖区闻及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局限,不传导。如瓣膜弹性好,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及开瓣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及Graham-Stll杂音?(3)X线:梨形心,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右室肥大。?(4)心电图:肺性P波。?(5)超声心动图:为明确和量化诊断二尖瓣狭窄的可靠方法,M型有城墙样改变。可直接测量狭窄的二尖瓣面积(轻度:1.5cm2以上,中度:1.0-1.5cm2,重度:1.0?cm2)及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呈气球样改变或粘连、融合。?18、主动脉瓣狭窄常见三联征是??答:劳力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心绞痛、劳力性晕厥。
19、感染性心内膜的抗微生物治疗用药原则是什么??答(1)早期应用:连续3-5次血培养后即可开始治疗;(2)充分用药,长疗程大剂量使用杀菌药;(3)静脉用药为主;(4)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亚急性的选用针对大多数链球菌,包括肠球菌为主的抗生素;(5)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时针对药敏选药。
20、简述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答: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1、心房颤动的分类是什么??答:急性心房颤动: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内。?慢性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阵发性房颤常能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不能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慢性房颤经复律与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无效时称为永久性房颤。
22、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鉴别诊断项目?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胸骨上、中段后?相同,但可在较低位置或上腹部?性质?压榨性或窒息性?相似但程度更剧烈?诱因?劳力、情绪波动、多寒、饱食?不常有?时限?频繁?短,1—5min或15min内?长数小时或1—2天??频繁发作?不频繁?硝酸甘油治疗?显著缓解?作用较差?气喘或肺水肿?极少?可有?血压?升高或无显著变化?可降低甚至休克?心包摩擦音?无?可有?坏死物质吸收表现??①发热?无?常有?②血白细胞增加?无?常有?③ESR增快?无?常有?④血清心肌标志物?无?CK-MB、cTnI(T)和肌红蛋白升高,呈动态变化?心电图?无变化或暂时性ST波和T波改变?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上出现弓背向上型ST段抬高,与直立T波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
2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特征?答:(1)症状:急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心悸、头晕、心绞痛或急性左心衰和低血压,慢性可多年无症状;?(2)体征:①血管: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点头征、水冲脉、枪击音、Duroziz征、毛细血管搏动征);②心尖搏动呈抬举样,向左下移位;③心音:A2减弱;④心脏杂音:主动脉瓣区或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向胸骨左下方和心尖区传导,重度返流者心尖区可闻及Austin-Flint杂音;?(3)X线慢性者左心室增大?(4)超声心动图:M型显示舒张期二尖瓣前叶或室间隔纤细扑动为可靠征象,可显示瓣膜及主动脉根部形态。多普勒在主动脉瓣的心室侧可擦及全舒张期返流。心电图除avR导联外所有常规导联中ST弓背向F型抬高。24、目前常用的心肌坏死标志物及临床意义?答:(1)肌红蛋白:心肌梗死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24小时内恢复正常;有助于的早期诊断;?(2)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心肌梗死起病后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内达高峰,7-10天恢复正常,cTnT于24-48小时内达高峰,10-14天恢复正常;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梗死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内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增高程度能准确反映梗死范围,溶栓后高峰提前是溶栓治疗成功的标志之一。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