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利别以为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只表现为腹

文章来源:肠炎性包块   发布时间:2016-10-25 0:08:41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

  现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上饮食结构改变、生活环境污染,肠道免疫力功能不断下降,久而久之,各种肠道问题接踵而来。近年来,炎症性肠病在我国已从罕见病变成临床常见病,成为中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别以为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只表现为腹痛、拉肚子,其所牵连的肠外症状也是不容忽视的,严重者更会有直肠癌的风险。

专家介绍

  赵明利

  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胃肠外科及临床营养博士后

  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医院普外科主任于健春教授;年至年医院读博士后,师从黎介寿院士和李宁教授。

  擅长炎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综合治疗,慢性放射型肠炎、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以及肿瘤代谢、肠外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等。

  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著名期刊发表专业论著数篇。年获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肠内营养精英挑战赛”口服组全国第一名。

炎症性肠病是什么?

  炎症性肠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常见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前者主攻20至30岁的青壮年,而后者除青少年外,还偏爱60岁左右的老年人,近年来青少年患者发病人数也大幅上升,甚至更年轻的婴幼儿。

  常见的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1、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为局限于结肠黏膜的慢性弥漫性炎症,从直肠开始向近段蔓延呈连续性、对称性分布,典型病例改变是隐窝脓肿。)

  大多数起病隐匿,或轻度腹泻,便血,仅见大便潜血。约90%有腹泻,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达10~30次/天。呈血便或黏液脓血便、鲜血便等,侵犯直肠者有里急后重。腹痛多固定、局限于左下腹或左中下腹。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贫血,病情严重则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肠外表现可有关节、皮肤、眼部、肝胆等系统受累;并发症可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癌变等。

  2、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呈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回肠末端及其邻近结肠最常受累。病变多呈节段性、非对称分布,直肠极少累及。)

  症状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与炎症的程度。腹痛是最常见的主诉,以右下腹最多见,其次是脐周和全腹;常于餐后加重,排气排便后缓解,导致患者不愿进食乃致厌食。腹部绞痛常提示肠道有狭窄梗阻。腹泻多间歇发作,后期可为持续性,以糊状稀便为主,脓血便少见。病变累及末端结肠或肛门者可有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可伴腹部包块、肠瘘和肛周病变,以及发热、贫血、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全身症状。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

  炎性肠病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检查比如X线片、CT扫描,以及胃肠道内镜的评估。应通过粪便及血常规检查排除可引起腹泻的常见感染。没有哪项单一的血液检查可诊断IBD,IBD常见的血液检查异常包括:贫血、炎症指标上升、腹泻所致电解质紊乱、炎症及营养吸收障碍所致白蛋白降低以及营养吸收障碍所致维生素缺乏(CD患者常见)。

  内镜评估可选择胃镜、结肠镜或二者结合,取决于患者症状提示的病变部位以及疾病类型(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克罗恩病)。通过内镜检查对胃肠道进行活检,能使大多数患者得到确诊;少部分患者需通过外科手术帮助诊断。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应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对IBD患者进行治疗。轻症患者可通过口服或栓剂/灌肠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秦)进行治疗。较严重的患者应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等)。可通过口服、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给药。活动期患者常需使用激素治疗。

  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容易复发、以及药物治疗有效但副作用明显、还有合并穿孔、大出血、癌变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克罗恩病患者5年、10年累计手术率达到35%、53%,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率在30%左右。

  目前,炎症性肠病因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从预防上来讲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但在预防复发方面,吸烟、自行停药、饮食不当和精神因素是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干预的。结肠受累的IBD患者其结肠癌风险增加。此类患者需终生肠镜随访。

来源:医院普通外科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
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ke001.com/yfzl/914.html